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4 05:28:54

清和硕豫良亲王碑考

本帖最后由 东北满族 于 2013-3-24 05:32 编辑

作者:郝武华内容摘要:抚顺市“元帅林”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未葬茔地。在元帅林的石刻中,有一通清代“和硕豫良亲王碑”,现保存在元帅林陵寝的东部。此碑文字不多,经初步考证未发现...


抚顺市“元帅林”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未葬茔地。在元帅林的石刻中,有一通清代“和硕豫良亲王碑”,现保存在元帅林陵寝的东部。此碑文字不多,经初步考证未发现其他史书记载。多年来此碑置于“元帅林”碑刻中,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此碑是怎样流徙到元帅林的,初始在何地,碑文记载了什么重要的内容等等,均无稽考。因此,笔者带着诸多疑问,对此碑进行一些考证,以求证于专家。

  一、和硕豫良亲王碑的来源


  抚顺“元帅林”始建于1929年5月,历时两年半。因“九·一八”事变停止了营建。但是元帅林建陵之时所用的大量石刻,是从北京地区运来的。北京西郊石景山区五里坨隆恩寺明太监墓地及隆恩寺附近的清初王爷坟等处是“元帅林”石刻的主要来源地。据载,张学良将军给其父建陵时投资1400万元,其陵墓的规制仿明清帝陵,占地1250亩,并在北京购买了大批明清陵墓的石刻,约6000吨。通过北京三家店火车站运往东北抚顺元帅林。


  北京隆恩寺,因寺庙得名。原名“昊天寺”,始建于辽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辽秦越大长公主出资建造。秦越大长公主是辽圣宗之女,辽兴宗之妹,辽道宗之姑及岳母。明正统四年(1439年),明英宗朱祁镇将昊天寺赐予大太监王振,王振为感“圣恩”,易名“隆恩寺”,尔后这里陆续开辟为明代太监的墓地,掀起了明太监厚葬之风。由于太监无子嗣,就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及生前死后皇帝的赏赐全部用来购置身后建墓之用,因此,隆恩寺的明代太监墓就出现了这些雕刻异常精美的石刻。
碑阴拓片
  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族建立起全国政权,隆恩寺附近东到潭峪,南到麻峪,西到搭拉峪,北到香峪的山场,划为清太祖第七子饶余郡王阿巴泰家族所有,以后他们陆续在这一带建造了王爷坟。阿巴泰之坟墓建在隆恩寺西南方,当地人称“祖太王坟”。元帅林内有一对“牵马侍”石雕,经考证,即是阿巴泰墓园之物。此外,还有阿巴泰后人之墓:大太王坟,二太王坟,三太王坟等人的墓。民国年间,没落的“八旗子弟”,没有劳动能力,缺少生活技能,同时又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多数人只能依靠出售家底来维持生计,有的甚至将祖上的陵园建筑遗物等拿来卖掉。元帅林建陵之时所用的石材、石刻,除隆恩寺及附近王爷坟的碑刻,还有北京清“豫亲王”、“郑亲王”、“睿亲王”的园寝之物。“和硕豫良”亲王碑就在其内。


  “和硕豫良亲王碑”,是豫亲王修龄之碑。多铎为第一代“豫亲王”,其园寝就在北京建国门外大北窑,当地名为苗家地。东到张洛房,南到三块板,西边是第二辈豫亲王多尼墓,北边到关东店,占地150多亩。修龄为多铎的五世孙,其墓园自然也在苗家地。1930年,末一代豫亲王端镇在其母主持下,将祖坟的树木和石刻卖掉。和硕豫良亲王碑就这样被“大元帅葬仪筹备处”购来,运到了元帅林。拟用此碑为张作霖刻制碑铭。张作霖碑铭,已由当年辽沈著名文豪钟逊安撰写完成。

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4 05:30:42

二、和硕豫良亲王碑基本情况


  碑石通体为汉白玉质地,通高 4.675 米,高3.175米,宽 1.28米,厚0.58米,碑座高1.50,座长3.70米,座宽1.41米。螭首龟趺,碑阳已无字。碑阴额题“敕建”二字。碑文为满汉文,汉文在右,满文在左。碑文8行,共197字。


  碑文如下:


  和硕豫良亲王碑文:
  朕惟延庥锡爵,金枝彰,复,始之封,笃,叙推恩,翠碣重易名之典。缅旧勋之未沫,泽衍屏藩;眷令闻之丕昭,荣施兆域。惟王瑶源引派,瑞牒分辉。稽翊运之成劳,旗常久纪;举酬庸之懋赏,举砺宜垂。朕特念前徽,重加显秩,宗盟是掌。期表率于仙潢,旗务兼咨;待统司乎禁旅,方冀长膺。茀禄何图,遽谢芳华!奠醑以时,既备雕筵之荐;表茔有制,还传贞石之铭。象厥生平,以良为谥。于戏!溯宣勤于策府,分璜,增桂邸之光;具宠恤于彝章,勒琰,焕松阡之色。休称不冺,示眎来兹。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   日


  左侧刻满文,内容与汉文相同,满文从略。


  清代王爷坟的正式名称叫“园寝”,园寝制度在清代有详细的的规定。《钦定大清会典示例》卷九百四十九《工部、园寝制度·坟茔规制》记载:


  “顺治十年(1653年)题准,亲王给造坟工价五千两,世子四千两,郡王三千两,贝勒两千两,贝子一千两。镇国公五百两,辅国公同。又议准,亲王至辅国公碑身均高九尺,用蛟龙首龟趺。亲王碑广三尺八寸七分,首高四尺五寸,趺称之。世子、郡王碑广三尺八寸,首高三尺九寸,趺高四尺一寸。贝子碑广三尺六寸六分,首高三尺四寸,趺高四尺。镇国公碑广三尺六寸三分,首高三尺三寸,趺高三尺九寸。辅国公同。又题准,亲王给碑价银三千两,世子两千五百两,郡王两千两、贝勒千两,贝子七百两,镇国公四百五十两,辅国公同。……”


  在清代王爷坟的园寝及墓碑的“敕建”,都是有严格的规制限制的。包括墓葬和墓碑的投资,也有额度限制。元帅林收藏的修龄之碑,质地为汉白玉,应是亲王规制之碑,其大小尺寸都是按亲王的规格建造的,价值很高。


  此碑是在1930年左右运至元帅林的。此外还有两通青石墓碑,因碑阴、碑阳文字都已磨掉,无法判断碑主人和碑的内容,观察其雕工工艺及碑的风格,应为修龄两妃子之碑。


  《和硕豫良亲王碑》为乾隆皇帝御赐之碑。碑文内容大加赞赏修龄之功德,对修龄的评价很高,可以看出修龄当时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另外此碑采用名贵的汉白玉石质雕琢,按照亲王的规制进行建造,龟趺座和墓碑为用一样的石料,规格甚高。再从石料的工艺来看,应为河北曲阳之石料。,雕工也应为曲阳之工艺。综观此碑的整体设计完美,雕工精湛,在历代的亲王碑中较为少见,代表着清中期较高的工艺水平。
三、和硕豫良亲王考


  和硕豫良亲王名修龄,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之五世孙。德昭第十五子。


  (一)多铎其人:


  碑文中多次提及的“祖上”,此“祖上”即是多铎。多铎为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母亲大妃乌拉氏。多铎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614年)二月二十四日,不仅从小受到其父努尔哈赤的钟爱,也在戎马生涯中锻炼了自己。初封贝勒,天聪二年二月,与同母兄多尔衮从太宗文皇帝征察哈尔多罗特部,大捷,封额尔克楚呼尔。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和硕豫亲王。八月,与多尔衮等征明。崇德四年七月,同肃亲王豪格征明锦州、宁远,败敌于城北山岗。顺治元年,十一月,命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统帅南征。顺治四年七月,晋封辅政叔德豫亲王。册文称其安鼎中原以来所建功勋卓越等伦云。顺治六年三月薨,年三十六岁,以其子多尼袭位。顺治九年,根据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会议,豫亲王系为多尔衮胞弟,应尽削王爵。上念其功,止追降为郡王。康熙十年五月追谥曰通。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上谕廷臣曰:“豫亲王多铎从睿亲王入关,肃清京辇,即率师西平流寇,南定浙江,实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乃以睿亲王之诬狱,株连降其亲王之爵,其后又改封信郡王。虽至今承袭网替,但以王之勋绩,起迈等伦,自应世胙原封,以彰殊眷,岂可以风影徵眚辄加贬易。命追封亲王,复其封号,并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多铎死后葬在了北京建国门外的大北窑,老地名为苗家地。在此开辟了豫亲王家族墓地。


  (二)修龄其人


  《爱新觉罗宗谱》宗谱丙册,载:


  “爱新觉罗修龄为多铎五世孙,德昭第十五子。乾隆十四年乙巳六月六日申时生。母侧福晋张佳氏,张全保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六月伊父德昭王爵如松承袭,如松公爵赏给修龄,二十年十二月授散秩大臣,三十四年十月授宗人府右宗正,本年十月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三十五年正月调镶白旗满洲副都统。本年五月,调宗人府左宗人。本年闰五月调正红旗汉军副都统。三十六年四月袭多罗信郡王,本年四月调宗人府右宗正,本年调左宗正。三十七年三月总管镶白旗觉罗学,四十二年五月调右宗人。四十三年五月以多铎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特旨追封亲王,令现袭之信郡王修龄袭。仍复号为豫。本年四月管理正白旗蒙古都统事务。四十八年四月授盟长,本年十月授宗人府宗令。


  四十九年四月管理镶蓝旗满洲都统事物。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三月十四日戌时薨,年三十八岁,追谥曰良。嫡福晋富察氏,承恩公傅文之女,庶福晋李氏,李克永之女。子五人,长子裕丰袭王爵,嘉庆十九年革,三子裕兴袭,二十五年革,五子裕全再袭,即和硕豫厚亲王。”


  《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对修龄有如下记载:“三十六年,以郡王德昭第十五子修龄袭。修龄初于乾隆袭如松所遗之辅国公。三十年十二月,授散秩大臣。三十四年十月,授宗人府右宗人。十二月,任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三十五年正月,调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五月,调左宗人。闰五月,调正红旗汉军副都统。三十六年四月命袭封多罗信郡王,旋授左宗正。三十七年三月,总理镶白旗罗学。四十三年正月,特命复豫通亲王始封爵号,晋袭和硕豫亲王。四月,任正白旗蒙古都统。四十八年十月,授盟长。十一月,掌宗人府事。四十九年闰三月,调镶蓝旗满洲都统。五十一年三月薨,年三十有八,谥曰良。十月以其长子豫丰袭封和硕豫亲王。

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4 05:34:21

以上是《爱新觉罗宗谱》和《钦定八旗通志·人物志》对修龄的生平最详细的记载。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它史书有类似的记述。虽然记载的内容不多,但是从以上记载的内容得知,修龄是豫亲王多铎被追复亲王后第一个世袭网替豫亲王爵之人。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重用。多年来一直在宗人府及各八旗军中任职。在任职期间调动频繁,每两三年内就调整一次,复亲王爵后,更是得到了重用。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任正白旗蒙古都统,四十八年又授予盟长,十一月,掌宗人府事。四十九年闰三月,调镶蓝旗满洲都统。乾隆五十一年三月逝世。我们无法考证修龄死因,但从碑铭中可看出点端倪。“朕特念前徽,重加显秩,宗盟是长。期表率于仙潢,旗务兼咨;特统司乎禁旅,方翼长庸,带禄何图,遂谢芳华!”

  乾隆的祭文说的很清楚,根据你祖上的功劳和你本人的能力,我诚心给你高官厚禄,并掌如下事物。1.宗人府。2.八旗事物。3.京城禁旅。这么多事务由身居亲王之爵的修龄一人承担,他焉能不累,但同时又有皇帝的信任,不得不干。但是我们知道这些职务都是很重要的。要管里的事务很多,也很难管理。如宗人府是皇家内务之事,涉及到的都是有权势,有地位的皇族人。

  四、和硕豫良亲王碑现状

  此碑于20世纪30年代运抵元帅林,按原规划应该立在元帅林南部的陵门碑亭处,碑篆刻张作霖之碑铭。因为拟用此碑为张作霖刻碑铭,故此碑运至元帅林后,已将碑阳上的文字全部磨掉了。现今碑阳多已长满石癣,这是多年风化所致。碑阳上文字刻的什么内容已无法考证了,碑阴的文字清晰可辨,右汉文,左满文。龟趺座完整,没有任何损坏。

  整个石碑尽显清中期雕琢工艺。风格特征十分明显。无论是在碑额、碑身、龟趺等处,雕工精湛。

  另外,因《和硕豫良亲王碑》是王爷碑,除应有螭首龟趺外,尚有海墁铺地(俗称水盘),四角雕有鱼鳖虾蟹、海水翻腾图案。现在元帅林与之配套海墁石现陈列在石刻苑内,因1986年立碑之时,海墁石还没有被发现,故而没有铺在该碑之下。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①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②《爱新觉罗宗谱》丙卷。
  ③《钦定八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④冯其利、周莎:《重访清代王爷坟》,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
  ⑤金毓黻:《静晤室日记》,辽沈书社1993年版。
  ⑥郝武华:《元帅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zdcopy 发表于 2013-3-25 14:15:09

其勤可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和硕豫良亲王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