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一些互文的满文词组怎么看
如学校有些教材称作tacikv tacihiyakv,不得不说我个人很排斥这类词组,汉语因为一字一音所以产生了同义语素的叠加,满语则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我想知道现在的满语教学中,这样的互文词组是如何处理的?有些词组可能在清代确实广泛使用过,但这种人为地使满语接近汉语的做法,可能也是满语迅速消亡的一个原因——因为在思维上被别的语言取代了。
看到白山满语学堂的教材都是把学校叫tacikv,我个人比较倾向这种,欢迎大家讨论 这种现象在清代和现代的满洲书籍中都大量存在,我认为应该算作一个“词”。tacikv tacihiyakv中,tacikv 意为学(论语、中庸,大学之学),学校;tacihiyakv意为校,学校。用其中一个来表示学校自然可以,以合成词的方式来表示也是一样的。
类似的还有doro giyan,道理。doro和giyan意义相近,却仍有不同。这个可以从其所派生的形容词体会,doronggo, giyangga.
不得不承认,满语中一些词受汉语的偏义复合词影响较大,在满汉对译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明显。像abkai untuhun, niyalma irgen等词,个人认为untuhun, irgen来得更直简洁准确。但其实,在一些场合尤其是书面场合,似乎前者来得更普遍一些。
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使用群体约定俗成的理解用法,这应该是语言使用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没什么太多道理可讲。比如,我跟你一样,除了写东西非要拽成tacikv tacihiykv,一直用tacikv。汉语合成词“忘记”“窗户”,其实就表示个“忘”和“窗”,至于为啥合成了词又要脱落意义,也没法说清了。
ere tacikvi jui i bithe mini bahara giyan.
bi ere tacisi i bithe be baharade doro giyan bi.
si tuwa, ere jergi fonjin be, adarame getukeleme saci ombini? 回复 2# 水做的绳子
比如,我跟你一样,除了写东西非要拽成tacikv tacihiykv,一直用tacikv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语言的自然度因素,单音节的汉字成句,不适合以开音节和鼻韵尾为主要特点的现代汉语普通话,说一个字太快,脑子跟不上嘴,而满语不一样,比如tacikv已经是3个音节,所以很多人跟你我一样,如果不是为了拽文,是不会非得说成tacikv tacihiyakv的。而之所以复合词组会成为一种“典雅”的书面满语,恐怕也是跟清代满族被融合的情形有关(觉得像汉语一样的才是从容、端庄、典雅)
总之我觉得这些复合词没有必要强加给口语,就算加了,咱们作为使用者也得给去掉,其实汉语口语里最常用的那些词,也都是单音节的,说明人说话偷懒的倾向是很普遍的。 嗯。
其实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还是双音节词多。古代汉语中很多单音节词后来都演化为双音节词。
满语的书面语的典雅,我感觉跟“融合”啥的关系不大。典雅缜密,是书面语言的共同特点。
可以查看一些前清前期的满文书籍。 回复 4# 水做的绳子
也有道理,不过我不是说不学习汉语,满语就不典雅了,而是说满族人在语言规划的时候不自觉地以汉语做了一些参照。
同义联合在许多语言里都表示典雅,不过汉语的尤为明显,英语和欧洲语言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又略有区别,暂时举不出例子来{:2_27:} 诸申巴图鲁 发表于 2011-10-22 0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2# 水做的绳子
您的理解有误
tacikv =学 tacihiyakv=校 这是因为 在古汉语中 学 和 校 是俩东西
现代汉语 学校 是一个东西
如果把 学校说成 tacikv tacihiyakv 那就太...了 不是 汉语不好 就是 满语不好 要不就是二者都不好
回复 sure 的帖子
苏勒阿哥,这个也不能全怨我们,乌拉熙春的满语读本“学校”就是翻译成了tacikv tacihiyakv,而且例句还是个现代汉语的“呼和浩特新城区满族学校”blabla 想起了那句著名的“Chinglish”: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意思是想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一次听到时,我差点儿吐血。还有旅游景点小商贩招揽老外的那句:look look!
这种按照汉语原文机械地逐字对应,是学习英语时的大忌。
不知满语中的同意叠加复合词是不是也是这么产生的?---- 个人主观臆断而已。 回复 sytao 的帖子
现在没有充分的论据证明,我也只是单纯的怀疑,似乎现在满语里的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对“满通古斯思维”的一种破坏,在规范满语的时候,汉语的东西就一直在渗透,这个正好是我现在需要弄清楚的 look look~:lol 诸申巴图鲁 发表于 2011-12-16 1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sytao 的帖子
现在没有充分的论据证明,我也只是单纯的怀疑,似乎现在满语里的一些东西,本身就是对 ...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满通古斯思维” 或者所谓的之前很多人提得“阿尔泰思维” 都是胡扯的~ 每个语言是个自足的系统
通过大量的阅读 和 学习 是完全可以建立起所谓的语言思维的之后 再回来看这些就好理解一点了~
学满语的障碍很大程度是一个人的汉语水平
有很多人 很努力 但是 无奈 汉语水平太差 以至于读不懂清代的汉语反过来又用清代的汉语来解释满语 这就麻烦了~
清代的满语书上有汉语的
汉语也分两种一种是当时旗人的口头汉语这种好理解 和现在差的不错 主要是读音的差别
还有一种是过去的文学语言 妻子=妻子和儿子 国家=国家和家 学校=学和 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