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源流
历经中国历史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名称衍变的满族,直到以女真为族名的完颜阿骨打在祖国东北建立了金政权,开始走上政治舞台。明朝时女真人在东北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又称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其中建州女真部落居住在辽东地区的佟佳江(今宽甸、桓仁境内的浑江)、苏子河、浑河流域。
明朝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赐建州卫指挥阿哈出为李姓,名善城。永乐七年(1409年)阿哈出死,他的儿子释家奴承袭了父职,担任建州卫都指挥签事,明政府赐名为李显忠。这时宽甸的浑江流域和蒲石河流域以及现在宽甸镇东部、北部一带均为建州女真人董鄂部的驰骋围猎和住牧之区。在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建州卫分为左、右两个卫,后来建州左卫董山渐渐强大起来,经常联合东部的毛怜卫,北部的海西卫向明边进攻,杀死明政府边吏,修筑边墙墩堡,但由于宽甸地处边外荒莽之地,在管理上鞭长莫及,实际上不能实行有效管制。这样就形成了沿鸭绿江一带“辽人、丽人住种混杂”的局面。当时,占人数最多的汉人却不以种人参为谋利的手段,加上边外荒莽、生活艰苦,因而大多数汉人回到边内。这就给女真人在辽东边外沿叆江、鸭绿江一带居住的机会,他们在这里住牧、开拓、渔猎、繁衍,并以宽甸地区为根据地不断向南迁徙和扩张。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建州常卫事都指挥李满住(阿哈出之孙)派遣指挥赵歹因哈请示明政府允许他们迁徙到浑河流域居住,并且表示一定向明政府效忠尽力,明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从此,建州女真部的势力伸展到浑河一带。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年),李满住联合董山与毛怜卫共同进攻明边境,虽然失败,但此后战争连年不断。
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李满住以宽甸为“进犯之资”向西南部地区扩张,伸展到通远堡、连山关、草河和朝鲜的义州一带。第二年明政府派都督武忠和靖虏将军赵辅与朝鲜义州主将康纯联合进攻董山部,杀死董山。成化三年(1467年)又将李满住打败,杀李满住地婆猪江(即佟佳江,今之浑江)。明将军赵辅战胜后,即在边境构筑了抚顺、清河、叆阳等一些城堡、墩台,并进行了第一次的“拓边”。在“拓边”过程中沿叆江(今叆河)北岸修筑边墙,以防女真人南下。明成化五年1469年明政府钦差镇守辽东副都统韩斌在今宽甸灌水镇柏林川一带驻兵,并立碑与女真为界。这块石碑现仍立于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柏林川村,碑身为花岗岩,碑上文字隐约可辨,碑文为“钦差镇守辽东副都统韩斌开展边界,增斥烽堠,率精兵至此撰”,左下方有“成化五年五月五日镌”字样。
当时宽甸地区的北方是以王杲为首的完颜部建州女真人住牧之区,东方是以王兀堂、阿骨柱、准偌等为首领的董鄂部住牧之区。他们都属建州女真人,在相互支持中日渐强大。明政府在今宽甸境内设碑为界,做为明和女真人的地界,以防止双方发生纠纷和武装冲突。这样,就初步地奠定了宽甸六堡的雏型。这时,宽甸称为“宽佃子”,意思是在丛山草莽之中的一片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政府又进行了所谓第二次“拓边”增筑了一些墩烽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兵进攻女真部落,双方在宽甸地区展开激战。后来,明政府修堡建墩,阻碍民族往来贸易,为汉人和女真人所反对。汉人则出怨言逃亡,北部女真人王杲则出兵反对修城并且杀了明政府的边将,而东部女真人王兀堂部则与明政府官员辽东巡抚都御史张学颜进行谈判以抗议明政府的修边筑堡,在谈判中王兀堂“愿以儿子为质,请以此所开市,易盐米布匹”,并约定“不敢以虏骑至塞下”。张学颜不得不答应双方保持在宽甸开市贸易的条件,这样才能得以修筑了宽甸堡,也就是现在的宽甸镇地区。由此可见,在明政府修宽甸城前,宽甸地区为女真人住牧之处。
宽甸堡在明边墙外二百里处,也就是当时建州女真人住牧之处,也是经济来源之区,明政府在这里修城建堡的目的是阻止女真人的发展,这就引起女真人的惊惧和愤怒,所以王杲曾多次向宽甸等地窥探和武装侵袭。在万历三年(1575年)李成梁战败并杀了王杲,就更结下了女真人对明政府的边将的仇恨。王杲儿子阿台的妻子就是努尔哈赤伯父礼敦的女儿。也有人认为努尔哈赤的母亲喜塔拉氏为阿古都督女,而阿古就是王杲。宽甸东部王兀堂当时还没有与明政府抗衡的力量,所以他只要求贸易以发展自己。
宽奠六堡建成后,明政府就在宽甸、永甸等地设立马市与女真人进行互市。当时马市每月多次开放,贸易非常繁盛,据《辽东残档》记载:宽甸、永甸的马市主要以建州女真的董鄂部为主,即住牧于宽甸东部长甸、永甸之王兀堂部为。开市时,王兀堂每次都率领数百女真人入市,可见贸易之盛。马市贸易对汉人和女真人都是有利的,促进了民族之间经济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但明朝边将却利用权势在贸易过程中对女真人进行各种无理刁难、敲诈、盘剥和侮辱以勒索财物,以至引起女真人的反抗并导致双方的纠纷和战争。万历七年(1579年)发生了以王兀堂为首的宽甸、永甸、新甸(现在的赫甸)的女真人起兵攻明边境。明政府为缓和矛盾,平息女真的怨恨,不得已将驻宽甸的参将徐国辅免职,后来又数次交战,最终王兀堂再无力进攻明边境,也再不与明政府往来了。由于明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破坏了民族团结,使马市贸易遭到严重阻碍,而终于以战争代替了民族友好贸易往来。
宽甸地方土质膏腴,山林丰茂,盛产人参、兽皮、东珠、蜂蜜、松子、木耳、蘑菇等土特产品,宽甸至今仍沿用一些满族先世在宽甸游牧时的地名。如:珍珠泡、蜂蜜砬子、马鹿沟等地名。
女真人在宽甸地区住牧,开垦并与汉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友好相处,这种经济上的交流促进了女真人的农业与开力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女真人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女真人在宽甸地区日益强大,户口逐年增殖,兵力日渐雄厚,生活和生产也日趋安定。大批女真人也纷纷从浑江上游涌来宽甸、永甸附近居住。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25岁,借祖父和父亲被明将李成梁杀害为理由,向明军发动武装进攻以扩张势力,同时也向周围各女真部落发动统一的战争。经营几年的努力,竟先后征服了苏完部、董鄂部等女真部落,使自己日渐强大起来。万历十七年(1589年)明政府为笼络努尔哈赤,封他为建州都督签事,又赐给龙虎将军印,想用虚名消弥旧怨。努尔哈赤就利用这一头衔,乘机一方面缓和明政府对他的疑忌,取得明政府和明边将的信任;一方面,用武力先后攻略附近女真诸部,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兵力。在已具备强大势力下,努尔哈赤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在抚顺、清河、宽奠、叆阳四处与明政府边境官员立下界碑,后来宽甸六堡一带地区,日益成为明政府与努尔哈赤必争的重地。由于明政府的边官将吏的残暴迁民和苛刻的剥削,促进当时汉人大批逃入建州处,使努尔哈赤乘机强大起来。扩大疆域和势力。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已全部占有女真诸部,便登上汗位,建国号称金(年号称天命,建都在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从此,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女真人,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政权。宽甸这时在努尔哈赤势力之下。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1619年),宽甸已完全在努尔哈赤统治之下了。由于明政府并不放弃夺取宽甸的企图,宽甸就成为努尔哈赤与明政府军必争之地。明政府军与努尔哈赤军队在宽甸地方展开激战。
这一场鏖战,双方都伤亡惨重,最后以明军失败告终(1626年),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即位为清太宗,1636年又改元崇德。崇德无年皇太极去掉“汗”号,改称皇帝,国号大清。并发布命令,去掉原先对女真的一切旧的称谓,只称满洲。
清太祖为了增强兵力和消除后顾之忧,派兵将沿鸭绿江一带居民悉数内迁,同时又采取了“禁边”政策,将十字街以东划为禁区。规定在禁区“禁止农牧,禁止渔猎,禁止采伐,禁止采矿”的四条禁律。宽甸地区成为不准入内私垦的“禁区”了。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宽甸地区的八旗子北全部“随龙入关”。康熙时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又从云、贵、福建等地拨迁一批八旗兵和吴三桂部下一批兵来辽东凤凰城一带驻守。当时宽甸尚未建县,是隶属于凤凰城管辖的地区,所以拨来的站、台丁也到了宽甸的各要地驻守,现在宽甸满族大部分自称“小云南”来的就是这时拨民来的人的后裔。
由于流民大量流入辽东一带,使清王朝统治者感到威胁了他的发祥之地,为了独占土地、特产、清王朝便将宽甸地区明令划为边外“封禁”之地,增修边栅,不准人民出边垦种。从此,宽甸变成了地广人稀、野兽出没的荒芜莽莽之地,成为专供满洲王公、贵戚围猎、游乐之地了。宽甸县红石镇有地名叫“帅府岭”,据旧县志载:为奉吉两省将军每年冬季在此会猎,同治年间在此驻营队,当地群众称此为帅府岭至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有一些“旗民”来宽甸开荒种田。这块“封禁”地区也就约定俗成地又有了人民居住垦荒了。
尽管清政府多方限制,但满、汉各族人民却冲破清王朝的种种禁令,出边开荒私垦,使荒凉了二百年的宽甸,人口逐渐增加,使宽甸重新被开垦了。自道光以后,边内的满、汉族人民和山东以及朝鲜族人民等,都纷纷潜入禁区进行私垦耕种。宽甸地区也就这样人口增加而重新开垦起来了。清政府为增加收入,巩固边疆,便在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派左宝贵以记名提督职务率队来宽甸“剿捕匪患,丈量土地,这时宽甸已垦土地57万多亩了。在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正式设置了宽甸县。
宽甸县建立后,清军便驻扎在宽甸各地,宽甸也就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完备的边境县了。
宽甸满族户除原来冲破封禁重新来宽甸的土住居民外,大都是在同、光年间自凤城、岫岩、海城、抚顺和吉林省的集安、辉南各县,以及来自山东省各地。
宽甸满族户的社会地位都是贫苦穷困的家庭,为谋生而携儿带女逃荒来宽甸,都是“吃不起曲麻菜、就得下边外”来宽甸占地开荒的家族。不过其中也有个别的没落的“八旗世家”,如长甸河口赫氏家族是罕都将军洼尔达的后裔,世袭封赠“通议大夫”和“昭武大夫”的贵州。但宽甸满族家族绝大多数是非常贫困的。直到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地摆脱了一百余年的贫困落后的生活。现在宽甸满族正在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满族大量涌入宽甸,是在清朝同、光年间,即十九世纪中叶后,这时正是清政府改变了边外封禁的政策,各族人民流入宽甸。
满族的民族意识由于历史上的、政治的、社会的诸多原因,曾受到多方面的压抑,但没有消失。1957年6月,宽甸县委统战部召开“各界中上层人物扩大会议”就有满族代表5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贯彻和落实,1980年2月,宽甸县政府设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从此,宽甸县的少数民族工作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同年9月宽甸县就建立了88个满族生产队。1982年宽甸县召开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有满族代表26名,占代表总人数的7.5%。
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在历史上千万的满族心理自卑感消失,使满族深切感到中国民族团结大家族的温暖和力量,也认识到满族在这个大家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少满族家族恢复了本民族成分。
1983年宽甸县在落实和贯彻国务院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的《关于继续作好民族成份恢复或改正工作的通知》精神,更进一步消除“左”的影响,开展认真普查和改正工作。全县满族群众都欢欣鼓舞地向政府提出恢复或改正本民族的成份,从而提出了建立满族自治县的要求。
1989年9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宽甸满族自治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