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ao 发表于 2011-12-27 21:03:30

我曾就读于“满族中学”

也许是冥冥之中命运早有安排,我一个满族的后裔,曾经稀里糊涂地在“满族中学”就学,而当时自己对此却全然不知。这话听起来确实让人糊涂,其实这事儿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日前在几个满族网站冲浪,发现了以下内容:

“清王朝曾在盛京举办宗室觉罗学,专门用于培养黄带子、红带子等皇室宗亲以及满洲贵族子弟。奉天维城学校,是一所爱新觉罗氏的子弟中等学校,其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维城二字是因为在校内有康熙提“天潢维城”匾额一块,后由慈禧太后取其 '维城' 二字而得名。办学直到民国初年。
在伪满州国期间,由溥仪个人捐款在1934年8月14日重新办学……维城校址就在今天的沈阳市第八中学。”

“沈阳市第八中学”几个字让我眼前一亮,这不是我度过了三年初中时光的母校吗?而且我与“八中”的渊源还不仅于此,因为父亲曾经在八中任教大半生,我是打记事起就熟悉了这个不大的院落。尽管童年的主要时光都是被“下放”到族人聚居的农村老家“放羊”,其间也曾几次“回城探亲”并被送入八中的校办幼儿园接受“城里孩子应有的教育”,但都在几周之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虽然不喜欢幼儿园的“拘禁”生活,但是八中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童年、少年时期的记忆当中。

读小学期间,八中曾是我打发课余时间的主要场所之一。那时经常会上几个同是“八中子弟”的同学,放学后跑到那里去玩。楼拐角、树荫下有我们搧啪几(pia ji)、弹玻璃球的欢笑生,地下防空洞中也留下我们“探险”的足迹。记得那时在学校操场的东侧、邻小南街还有两栋已过百岁的二层青砖小楼,想必就是我有幸能见到的清代维城学校的遗迹了。由于年久失修,当时这两栋楼已不再用于教学。南侧一栋带拐把子的,一楼作了教工的临时宿舍,二楼堆放了一些旧桌椅;北侧的一字型楼破损严重,两层间的木制地板都烂出了大窟窿,只能用作堆放杂物的仓库。于是这里也成了我们偷偷冒险的好去处(其实我们清楚危楼是禁止入内的)。这栋楼的教室沿小南街一字排开,面向校园的一侧有立柱构成的通透式的走廊,上面刚好成了贯通二楼的露天外走廊。这个外走廊就是我们几个淘气的家伙练习飞檐走壁的场所----从上面飞身纵入操场上用于跳远的沙坑。就在我们的绝世轻功即将练成之际,被一个教体育的伯伯发现了。唉,回家接受“铁臀功”抗击打训练是必须的啦……

关于八中的前身----维城学校的这段历史,父亲从来没有跟我讲过。我想他并不是不了解,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再提起。毕竟对于前几代人来讲,特殊的民族出身带来的多是负面的记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早已寿终正寝,可其“不散的阴魂”却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那几代满族百姓升学、就业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值得庆幸的是,满洲人在民族意识没有被完全磨灭之前终于迎来了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的新时期,我们的语言、文化在奄奄一息中仍得以存活至今日。可惜清代的“维城学校”也即我就读的“第八中学”早已踪迹全无,原址上建起了闻名遐迩的五爱服装大楼。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学校并没有被取消而是迁到了不远处一个被居民区包围着的新校区,而且挂上了“沈阳市满族中学”的牌匾,算作是对当年的维城学校的某种继承吧。我们热切地期盼着获得“新生”的满族中学在拯救和传承满族语言和文化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

Namutu 发表于 2011-12-27 22:10:23

满中前身是宗室觉罗学。几年前听说过来着。。

宜里恒 发表于 2011-12-28 09:04:06

感受到楼主对本民族深沉的爱。

觉得政府当年应该好好保护一下原址。

yonggartu 发表于 2012-1-9 19:48:18

回复 月窗斋主人 的帖子

不知道除了知道那是旧址还有啥宗室的印记

yonggartu 发表于 2012-1-9 19:49:54

哈哈,加油族胞

sytao 发表于 2012-1-10 22:40:37

本帖最后由 sytao 于 2012-1-10 22:42 编辑

回复 ditusbc 的帖子

majige akv!
当时(文革后期)已经没有什么印记了,除了两栋青砖危楼。培养皇家及贵族子弟的地方,当然属于“封建余孽”,拆除是必须的......
印象中这两栋楼与至今尚存的东关模范小学的青砖楼很相像,后者因为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在那里读过书,就很幸运地成为了文物已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曾就读于“满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