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哈拉系列】赫舍里氏
【名称】赫舍里氏的满文为“hešeri”,又作“何舍里”。一般认为唐末女真的“纥石烈”即赫舍里氏。《氏族通谱》中认为赫舍里氏源自“赫舍里河”,以地为姓,《清朝通志》则说赫舍里氏源自“赫舍里部”。遵循女真通过某特征来命名地方,并且以地方作为部名的习惯,二者的说法都应该是可信的。【历史】赫舍里氏在金代之后的历史已经不大清楚。根据都英额赫舍里氏的说法,明代赫舍里氏的兴盛源自穆瑚禄都督,据说其在开原负责马市事宜,文化较高,家资殷富,有八子,分别形成了都英额赫舍里氏以及和多穆哈连赫舍里氏。其一脉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及资本也成为了清初赫舍里一门兴盛的条件。
【地位】金代赫舍里氏地位崇高,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皇后钦宪皇后纥石烈氏为肇始,位列台阁者不少,如有“重农贤相”美名的纥石烈良弼等等。到了明末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以都英额穆坤为首的赫舍里氏纷纷来归,硕色、希福兄弟凭借着当时少有的满蒙汉语言文字能力,得到了清初诸帝的重用。入关之后,以索尼为首的赫舍里氏进入中枢,使得赫舍里氏的地位达到了一个顶峰。但在清中叶之后,赫舍里氏各穆坤的发展都比较缓慢,虽然在清中后期也有过如赛冲阿、英桂等等名臣,但是客观的来讲,其实力与其庞大的人口差距着实较大,这可能也是其没有位列“满洲八大姓”的原因之一。
【穆坤】根据乾隆年间的记载,赫舍里氏清初188户,共有穆坤64个,以都英额穆坤最尊(属正黄旗满洲),其他的大穆坤有和多穆哈连穆坤(属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和斋古穆坤(属镶白、正蓝、镶蓝三旗),以及哈达穆坤(分属八旗)。其余比较常见的穆坤有叶赫、乌拉、辉发、色钦(哈达)等。
【八旗】赫舍里氏是清代人口第四大的哈拉,在满洲八旗之中均有分布。赫舍里氏在八旗之中共有12个非公中佐领,其中正黄旗3个(都英额,穆坤)、正红旗4个(和多穆哈连穆坤),正蓝旗3个(斋古穆坤),镶蓝旗2个(色钦穆坤)。其旗内势力和其人口数量极不相配,可能是有大量人口并未入关的缘故。
【世家】赫舍里氏人口庞大,但是其姓内的名门并不多,以硕色和希福两位巴克什为始祖的正黄旗图音额穆坤为为一姓之最。其余的有正红旗和多穆哈连穆坤的轻车都尉拜音达理家族,正蓝旗斋古穆坤的轻车都尉宜拜家族,正蓝旗哈达穆坤轻车都尉车尔布赫家族,以及镶蓝旗满洲色钦穆坤大学士嵩祝家族等。
【谱书】赫舍里氏人口繁密,谱录也十分复杂,目前笔者见到过的有《赫舍里氏宗族谱书》(京旗)、《长白山赫舍里氏家谱》、《赫舍哩氏支脉卡宜氏世谱》、《凤城赫氏家谱》、《边门赫舍哩氏族谱》等等,以东北赫舍里氏的谱录为多。还有很多私谱保存在赫舍里氏后裔以及各个图书馆之中。
【名士】
【索尼】索尼,正黄旗都英额穆坤,穆瑚禄都督之玄孙。其与其父硕色、其叔希福,皆通蒙汉语文,均赐号巴克什。初在文馆行走,以侍卫从征有功,封三等男。顺治初,与摄政王不和,夺官籍没。世祖亲政,进一等伯,内大臣。后为四辅政大臣之首,加一等公,卒谥文忠。其孙女即孝诚仁皇后。
【索额图】索额图,索尼之第三子。初任侍卫,以擒鳌拜居首功,晋国史院大学士,历任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太子太傅、内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好古玩,颇能辨赝,贪纵非常。一时专权,与明珠互相倾扎。后罢职,于康熙四十二年拘禁,后处死。
【拜音达理】拜音达理,正红旗满洲和多穆哈连穆坤,穆瑚禄都督之曾孙。国初来归,设佐领。为开国十札尔固齐之一,正红旗满洲赫舍里氏世管佐领开创者。其长子布颜为议政大臣,次子布尔萨海为兵部侍郎、副都统。后代列身名宦。
【赛冲阿】赛冲阿,正黄旗满洲人,初袭云骑尉,高宗时从征台湾,颇有功劳,赐号斐灵额巴图鲁,加恩图形紫光阁。仁宗朝历任各地驻防副都统、将军,累加世职二等男,入京为御前大臣,理藩院尚书。道光三年蒙赐宴,玉澜堂,列十五老臣,绘像,御制诗褒之,又任都统、内大臣、总谙达。卒谥襄勤。
【英桂】英桂,正蓝旗满洲人,字香严。道光元年满洲翻译举人,以覆校官升中书,军机章京。出为青州府知府、莱州府知府、叙州府知府、山西按察使、福建巡抚等,曾拟定外海炮艇章程十二,颇受嘉奖。后为都统、内大臣、兵、刑、吏部尚书,光绪三年加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衔,卒谥文勤。
【改姓】赫舍里氏在使用汉姓的时候,多以何姓为主,但是各支在冠姓上各有习惯。如索尼的后裔有何、索、金三姓,京旗赫舍里氏则有英、张、赫、郝、贺、普等姓,关外则更加复杂,有高、康、赫、张、芦、贺、郝、黑、佟、普、满等。当代英若诚家族是以名为姓,其汉姓源自英敛之(名英华字敛之)
【逸闻】赫舍里氏里有一个特殊户口,即额尔德尼。额尔德尼,世居都英额,那拉氏。善蒙古文。太祖命其与噶盖一同创制满文,后因其与其妻囤积珍宝不报而在天命八年被杀。太宗继位之后,下达上谕将额尔德尼一族加进都英额穆坤的硕色一族中,赐姓赫舍里氏。由此也可见入关前满洲姓氏制度的随意性。
支持橘子! :加多宝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