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两则】火烧白城的来历与烧包袱的故事
完颜阿骨打的四太子完颜兀术在头进中原时,从山东、河北两省抓了二十万民伕,带到关外,选择了阿勒楚喀什河西岸,用了八年时间,修建了大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白城①,成为金朝北方国都之一。由于引进了唐、宋的建筑工艺,都城建造得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城池修筑结实坚固,和中原的老城相比,也没有逊色。当时,南宋军民抱着抗金国,保江山,灭完颜,复中原,雪靖康之耻,恢复宋室天下的雄心壮志,和完颜氏连年开战,总没消停过。据说,有一年,岳雷带领一股南宋兵马直抵金都——上京会宁府。由于城池十分坚固,攻打了一年也没有攻下来。最后,岳雷觉得强攻无用,只有智取了。当时,在上京城内有一种满身雪白的家雀,叫白家雀。这种家雀同一般的麻家雀不一样。一般的麻家雀,落在地上不会走,只会蹦跶着走路。白家雀却不是,它象鸽子一样,会迈步。这种家雀都在京城内的宫殿屋檐下做窝,这样,南宋军民就用重金买通了城内的*细。花钱大量收购城里的白家雀。一买就买了一、二万只。把这些家雀都用笼子装起来,喂养了两、三个月以后,人们把每只雀的两腿上绑上硫磺蛋和烟硝蛋。大年三十儿的晚上,在金兀术大宴群臣的时候,宋军站在京城的护城河外,打开鸟笼,把白家雀一齐放出去。鸟雀出笼,还找旧窝。这些家雀一下子飞回城里,又找到宫殿房檐下原来的老窝安身。在放到最后几笼子的时候,把白家雀腿上的硫磺和烟硝蛋一齐点着,放回城内,这就引起了一场大火。火势连天,越烧越猛,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可惜把金兀术一手建造起来的上京会宁府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御苑宫室和坚如铁桶一样的城池烧个精光,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大金家君臣也只好赤手空拳向北逃去。从那以后,完颜氏的后代(汪姓)②子孙每逢大年三十儿晚上都烧包袱③,放声痛哭,表示对祖先的祭奠。 老中医邰仪唐(满族)讲述
采集于1984年6月4日
注:
①白城:金国都城上京会宁府的别称。因为过去这个城内有一种通体皆白、会迈步走路的家雀而得名。
②汪姓:在阿城县当地有一支女真族,是金兀术的后裔。金兀术姓完颜,属叶赫部。汪,是完颜的译音。现在阿城姓汪的满族八旗人不少,但是,真正的完颜氏后代已较少找到。
③烧包袱:据说,因为金兀术在大年三十儿晚上吃了败仗,失掉了江山,因此,他们的后代,在大年三十儿晚上不接神,烧包袱,痛哭流涕,表示对死难祖先的祭祈和对国耻的纪念。
附录:
烧包袱的来历
金兀术是大年三十儿晚上失掉金朝都城——上京会宁府的。因此,每到大年三十儿晚上,在别的民族张灯结彩,摆供桌,放鞭炮,烧香烛纸马,欢欢喜喜接神的时候,他的后世子孙则不接神,要烧包袱,痛哭流涕,表示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国耻的纪念。
所谓“包袱”,就是用黄纸糊上一个大口袋,里面装上“诉”。“诉”,是用黄纸印现成的名堂、题款。把“诉”折成方筒(和道家烧的“黄表”一个样),再在名堂上填上被祭奠的祖先或亡人的名字、生年月日、死年月日、家乡住处,最后,祭祈者标明关系,签名落款,写清祭祈的年月日。把“诉”装到黄口袋里,再用另一张纸写一份悼文,放在“诉”的中间,糊好口袋嘴,这就叫“包袱”。在大年三十儿下晚,也要摆上香案、祭品,然后用火把“包袱”升了,一家老小再大哭一番以示祭奠。
吴树元(满族)讲述
1984年6月15日
齐齐哈尔有一个风刮卜奎的故事,乌拉熙春的一本民间故事选里收录了这个传说 不错 就这样多找点有营养的帖子发~ 真的假的头一次听说 岳雷去过哈尔滨?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啊?这不就是那什么的YY嘛。。。这跟我老家草房的“马窗户”是蒙古族用来躲避岳飞围杀的传说不是一样可笑吗?如果真有怕不是岳飞而是。。。
这种说法发在咱们论坛是不是不合适呀。。。 穆恩莱特 发表于 2012-5-13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岳雷去过哈尔滨?这无疑是不可能的啊?这不就是那什么的YY嘛。。。这跟我老家草房的“马窗户”是蒙古族用来 ...
请您看好,我有在前面标注【民间故事】 镶黄旗满洲 发表于 2012-5-13 1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的假的头一次听说
传说~~· 李想 发表于 2012-5-13 08: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齐齐哈尔有一个风刮卜奎的故事,乌拉熙春的一本民间故事选里收录了这个传说 ...
:loveliness: suya 发表于 2012-5-14 19: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传说~~·
哦还好不是真的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