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祖发祥地龙井 发表于 2013-3-12 10:19:51

重大发现--图们江边的龙井汗王山是清肇祖发祥地斡朵里

本帖最后由 肇祖发祥地龙井 于 2013-3-12 10:37 编辑

       龙井汗王山古城(亦称朝东山城)遗址位于吉林省龙井市南部,图们江北岸的中朝边境三合镇域内的汗王山山顶上。汗王山海拔高度557米,隔江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会宁市和游仙郡相望。    全城略呈五角星,南西两面城墙多利用自然天险或在悬崖峭壁上,依山势垒石而成。东北面,呈斜直状,用土石筑成。城墙东西长250米,南北长500米,南北各有2米宽的城门,城内面积平阔,可以耕牧。有祭坛、居住址、瞭望台、水泉(贮水池四季不涸)等。外城具有战术意义的瓮门、马面等,遗物有碑座、石槽、铜勺、铺炕石、木炭、擂石、灰色布纹瓦片等。城南汗王山麓、图们江北岸台地有明末女真族古墓群(也叫朝东墓群),出土的文物有铜制装饰品,白瓷碗、白瓷瓶、景泰蓝杯等,现藏延边博物馆。1976年、1979年,延边博物馆和吉林省考古训练班先后两次做过调查。    2012年10月吉林大学考古队受吉林省文物局委托,对城内外围进行了初步挖掘, 经鉴定:古城始建年代应为金代,明代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猛哥帖木儿续建并沿用。汗王山城1981年被列为延边州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申报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待批)。    斡朵里城即是满族发源之地。而斡朵里城又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的故里,涉及满洲人核心主体建州女真的发祥之地。近年来,围绕满族(建州女真人)在图们江沿岸地区的发祥,特别是清朝先祖在龙井三合一带和朝鲜会宁地区(与三合图们江相望)的早期活动等,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证。http://www.manjusa.com/forum.php?mod=image&aid=10318&size=300x300&key=a75e928c611a6b92&nocache=yes&type=fixnone

肇祖发祥地龙井 发表于 2013-3-12 10:21:51

    2012年龙井汗王山城遗址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通过踏查,认为龙井汗王山城就是斡朵里城,是建州女真的重要活动区域,清朝先祖发祥地。主要依据是:
    其一、地理方位:关于图们江流域斡朵里城的地理定位,《大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弩尔哈齐先世发祥于长白山”,发祥地是“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城。国号曰满洲,是满洲开基之始也。”《实录》还明确指出:“虎栏哈达山下赫图阿喇地,距俄朵里城西千五百余里。”
《钦定满洲源流》卷8中载:“鄂多里城城在兴京东1500里宁古塔城西南330里……。”
地处图们江流域的龙井市汗王山城与兴京(赫图阿拉)、宁古塔两地的方位及距离(非直线距离),恰好同史料记载相吻合,且汗王山城所在区域三合一带和阿木河(朝鲜会宁)地域也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等率建州女真南迁的主要节点。
    其二、文献记载:图门江流域原本在明代初设的建州卫地面,清代皇族尊为肇祖原皇帝的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永乐三年(1405)被明王朝任命为建州指挥使时,带领斡多里部生活在这里,斡朵里城即建州女真斡朵里部族居住的城。从建州三卫居住史和迁徙史来看,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中叶,图们江中游是胡里改部、斡朵里部、兀狄哈部重要居住地和活动区,朝鲜镜城是猛哥帖木儿的“祖居”地面。迁居阿木河,约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阿木河(斡木河)的名字,是女真语,即母亲河。阿木河,亦称“俄漠惠”。汗王山城,女真人称谓个乙亏古城,其所在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建州女真(主要指斡朵里部)在周边的活动,在朝鲜《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李朝实录•地理志》、《大东地志》、《龙飞御天歌》等均有类似记载。
    既然“俄漠惠”平原地处朝鲜“阿木河”和中国龙井三合地区,这里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等率建州女真的主要生活、活动区域,汗王山城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城堡。关于汗王山城与清朝先祖、建州女真的关联及传说,建州女真各部在这一带的分布在朝鲜的史料中均有记载。
其三、清肇祖之足迹:肇祖猛哥帖木儿(?—1433努尔哈赤六世祖)《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为孟特穆,大约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前后出生在珲春奚关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训春河口发生兀狄哈袭击事件后,随父逃到朝鲜半岛境内,大约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前后定居在阿木河附近。《李朝实录》记:“猛哥帖木儿与伊父童挥护……居住……阿木河地面。”
    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前后在阿木河袭父职为斡朵里部豆漫。《龙飞御天歌》记:“斡朵里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接受高丽招安,授予高丽上万户(时高丽势力尚未达到阿木河)。猛哥帖木儿接受高丽的授职。明永乐三年(1403),任建州卫指挥使,是斡朵里部在发展道路上的一大转折。十二年(1412),组建建州左卫,任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宣德元年(1426),晋升为都督佥事。八年(1433),又晋升为右都督。在协助明使继续招抚、刷还原开原卫叛逃军人杨木答兀及其被掳人口事件中被袭杀,安葬于今朝鲜丰山面(社),距会宁南20公里,后人称为猛哥洞古坟。猛哥帖木儿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又与斡朵里城不可须臾分离。
可见,朝鲜会宁地区和中国龙井三合一代是清肇祖猛哥帖木儿率建州女真发祥的重要区域,而这一区域的核心山城只有汗王山城。
    其四,近代人之论述。关于朝鲜会宁地区和中国龙井三合地区就是满族起源传说中的“鳌莫惠平原”;满族起源传说里的“鳌朵里”就是斡朵里,“鳌朵里城”的城名是从斡朵里部的名称所得,就是指斡朵里部所属的山城即“汗王山城”等问题。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在专著中也进行了论证。
    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奠基人孟森在《满洲开国史讲义》等文中指出:……朝鲜之咸镜道,元时皆属中国。镜城则为中国所辖女真斡朵怜部,金时为上京路所属之恤品路地。其为高丽所侵占,实在明初。金、元时,女真人皆入郡县之列,由今之吉林南入斡朵怜,并无阻隔。明代女真未为内地,设三万卫于斡朵里,遂觉运输难继,鞭长不及,退入开原,而镜城遂入朝鲜,朝鲜李裪所以谓为太祖赐腹之地也。其实咸镜之属高丽,远在唐初,后入渤海,则已沦异域。辽、金、元乃收其地,明则得之于元而又弃之于朝鲜。此斡朵里之确定地点也。”“ 朝鲜境内,原有女真故地,太祖自应知之。太祖实录始成于太宗天聪九年,所述始祖事迹,后来皆以为据,盖其口耳相传,尚可取信。康熙时已茫昧,乾隆间更附会而失真,所谓数典而忘其祖。”      
    中国当代著名清史学家、满族史专家王锺翰在《满族在努尔哈奇时代社会经济形态》、《清史馀考》等文中指出:“ 阿木河(斡木河)与斡都里(吾都里)以及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内的赫图阿拉(老城)的地望,与两《录》中的鄂谟辉(鳌木辉)及赫图阿拉均相吻合。”
此外,在东北著名清史学家董万仑所著《清肇祖传》、《明代三万卫初设地研究》等;延边大学金宽雄教授所著《图们江沿岸朝鲜民族传说中的满族形象》以及延边大学教授崔羲秀所著《从朝鲜族传说看努尔哈赤祖先的发祥地》等等,均有阐述。
    龙井汗王山城遗址的研究得到了吉林省政协和延边州领导的高度重视,2012年有关领导先后踏查了汗王山城,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委员、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传记组副组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治亭,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兼文物局局长金旭东,吉林省著名清史学家、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璇如,吉林省民族学家、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富育光,吉林省政协常委、民俗协会理事长施力学,吉林省著名作家陈景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研究员朱立春等专家和学者,亲自到汗王山城遗址进行了踏查。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中外文献史料记载,国内外口碑传说和以往专家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认为,龙井三合镇汗王山城,面积大,防卫体系完备,水井、水源地、祭坛、居住址等一应俱全,具有防卫性山城一切特征和条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为我国东北地区防卫性山城保存最好的一座。依据清前建州女真三部(胡里改、兀狄哈、斡朵里)在图们江一带的居住史,结合流传于图们江上游“三天女吞果而生子”等传说,认为图们流域系满族始祖之一的建州卫出源地,史实确凿,顺理成章,不容置疑。这不仅对清前史、边疆史、边疆民族史、边疆民俗史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并可极大地丰富和扩展清前史的研究内容,甚至对“清史工程”的研究产生推动力和积极影响。
    吉林省著名清史学家、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璇如,撰写了“朝东山城(汗王山城)是斡朵里城考论”一文,提出“朝东山城是清祖的发祥地,信不诬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汗王山城遗址就是斡朵里城(鳌朵里城)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继续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肇祖发祥地龙井 发表于 2013-3-12 10:40:00

1清肇祖发祥地斡朵里

鷹擊長空 发表于 2013-3-13 19:18:17

umusi sain~

来力红 发表于 2013-3-17 17:47:33

东亚版的耶路撒冷,逐步建立满洲民族定居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大发现--图们江边的龙井汗王山是清肇祖发祥地斡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