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感受的满洲性格之二-争执
昨天QT满语群出现争执了。有意思的是最后的对话。A:你听我说一下B:我不听,我不想听,我走了。 哈哈,怎么跟我和家里人生气的回答一模一样。看来,大家虽然地域差异很大,经历不同,但是处理分歧的方式却是惊人的相像。那么,满洲社会是如何如何解决分歧的呢?
首先是,“大家给评个理”。这句话你常说吗?这话可有典故了。清朝早期的八大铁帽子王议政、民国老舍写的《正红旗下》、现今蒙古国的政治选举无不体现了这种文化习得。用现代词就是民主。由参与的人来评议出意见。
其次是,尊重老师、长者意见。这在锡伯族聚居区表现最为明显。以前上锡伯课的时候,我就感觉到,锡伯同学非常尊重老师的意见,如果老师一表扬,那感觉别提多美了。反之,老师也是说话很注意的,尽量做到说话客观、公正。在实际生活中就表现为,请某人说合说合。在老舍的《正红旗下》就有表现,主人公在处理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的时候,想请一位“黄带子”的满洲的显贵说合一下。现在,满洲社会由于没有像过去一样聚居,这种“礼”教育已经很弱了,但是大家公认的权威人士说话,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民主与权威。一松一弛,这够成了我们满洲社会最基本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和汉族不同,我们不回避问题,我们愿意参与、直面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是一个执着的民族。刚极易折,也需要妥协。人越聚越多,有分歧是自然的。接受分歧,妥善处理,我们的民族才会越来越兴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