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3043|回复: 0

简述满族秧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0 15: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秧歌起源很早,据传元代流入东北,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至清康熙年间,满族秧歌已趋于成熟并普遍在民间流行。
    满族秧歌又称“达子秧歌”、“老达子秧歌”、“走阵秧歌”、“寸跷”、“太平歌”、“地秧歌”等。有“高跷”、“寸跷”、“地秧歌”之分,亦有“扭”秧歌、“唱”秧歌和“打”秧歌之别。在人物扮相、表演程序和表演动律、表演形式上,由于地域的差异,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表现满族先世礼仪习俗、原始宗教、渔猎耕织、骑射征战等生活内容。
    一、人物扮相及服饰
    满族秧歌的人物扮相及服饰非常有满族特点,人物扮相主要有负责领队、指挥及唱秧歌帽的“达子官”,也叫“里达子”或“二老爷”;有逢场开路、打圆场的“克力吐”(牛头、马面、蛇身的怪兽),也叫“外达子”、“四老爷”或“跑豹子”;有负责联络、领路、走阵图的“拉棍”;有随意逗乐的“二傻子”或叫“傻柱子”;也有的领队手持伞灯,扮做卖膏药的;有“上装”女角,“下装”男角;有的还有一对老夫妻。有的满族秧歌队里还有几个特殊角色,一是“老”,二是“银牌天使”,三是“贱神老爷或“荐枕”;有的还融入汉族秧歌里的人物,如“沙公子”、“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青蛇”、“白蛇”、“许仙”、“法海”及“关老爷”、“周昌”等。
    “达子官”头戴红缨凉帽,身穿黄马褂、红战袍,斜挎鱼皮腰刀,身上佩带旗标,手拿蝇甩子(拂尘)或云帚。“克力吐”面涂黑炭,反戴兽皮帽子,反穿长毛山羊皮袄,斜背一大串铜铃,手持“短把长绳鞭”,又名“老牛槌”,在场内乱窜或在开场时打头,到人家拜年时则由他去磕头。“克力吐”是个队外角色,在秧歌队进出场时,他摇晃着满身响铃,倒退着小步在前边打场或跑着圆场,回旋弯转、扩展场地。“拉棍”身穿长袍,腰扎彩带,前大襟掖在腰带上,手中拿着七尺来长的柳木杆子,上边彩饰着简约缨穗(据说七尺柳木棍是标志着祖先当初挖人参时使用的“罗拔拉棍”)。“二傻子”的特点是反穿皮袄毛朝外,抹黑脸,身上背着野鸡皮、刷帚头子、小泔水瓢等,一个人在场内到处乱窜,随意出怪态耍洋相逗乐。旧时“上装”皆由男扮女装称“腊花”(现今的“上装”基本都是由女子扮演),身穿宽松飘逸的鲜艳旗袍,手持彩扇和绸绢,头戴五彩缤纷的花山,花山上高挑颤丝,上边系着五六只蝴蝶,扭起来花翻蝶跃,犹如满园春色,群芳斗艳,也似仙女村姑踏青嬉戏,“下装”头戴红缨软帽,身穿对襟镶边短褂,斜披着或红或黄或兰或白(花)丝绸旗标(什么旗披什么色的旗标、厢旗随正旗,有的嫌白旗不够艳丽,披花色旗标),一手拿灯,一手拿彩扇或手绢。“老“头顶挽鬓,两耳各挂一红辣椒,衣领后插一根大烟袋,两手各持一棒槌,“老”是女中的丑角。“银牌天使”反穿皮坎肩,后背上绣有“银牌天使”四字(如今的秧歌队里很少有这个角色)。“贱神老爷“着一身红官衣,头戴“乌纱帽”,贱了吧叽的,在秧歌队里见女的就逗。“贱神”与“荐枕”音近,这两个角色很可能是“银牌天使”的翻版。
    二、表演程序、表演动律和表演形式
    旧时满族秧歌从正月十三开始,正月十六结束,队伍人数多少不限,多者可达数百人,少则只有几十人。表演的程序是先“拜庙”,进庙“施礼”后“唱秧歌帽”,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今各地多无此程序,秧歌队到广场或指定地点集合后,直接进行踩街和其它程序);“拜庙”后“踩街”;接着便是“拜年”。旧时“拜年”先到村队政权所在地,再到大户人家拜年(如今基本上都是在广场完成这一程序),秧歌队入场后先“拜茶桌”,横拜一次,坚拜一次;之后由“官员”表演“对礼”,对礼有30多种,如“对刀尖”“对刀把”,“对刀身”、“卡肩”、“卡肘”、“卡腕”、“对左膝”、“对右膝”、“举蝇甩”等等,最后施“抱腰大礼”;“对礼”结束后开始“走阵”,这是满族秧歌表演的重点段落,其阵图气势宏伟,变换迅速,有“六合阵”、“天门八卦阵”、“地门八卦阵”、“葫芦阵”、“龙门阵”、“四合阵”、“长沙阵”、“五雷阵”、“五股穿心阵”、“卷心阵”、“八卦阵带十字梅”、“二龙吐须”、“盘 肠 阵”、“龙门阵”、“长蛇阵”、“六面斗”、“套八字”、“连环阵”、“八面斗”等;接着是“圈大场”,“圈大场”是充分展示其舞蹈才艺的主要程序,有手势、走势、脚势、肩势、转势、蹲势等姿势;有吉祥步、蹲踏步、丁字步、跺子步,窜达步、蹶子步、大跨步、大颤步、小颤步、单奔马步、双奔马步、拉 蹲 步、出溜步、七三步、蹲裆步等舞步;进行时女者为吉祥步,男者多以蹲踏步扭动。舞姿有大摆腰、小摆腰之分,随着鼓点的缓急,有一整套的“甩、摆、 顿  、颤”的舞蹈动作。这种双臂大合或一前一后摆动的扭法,与“莽式舞”极其相似。吉祥步是贯穿于满族秧歌始终的基本舞步,女吉祥步端庄大方,两臂前后匀速摆动幅度适中,挺胸收腹,迈脚端庄,落脚轻稳,面部含蓄带笑,手持纱扇、手绢,犹如梦幻中的女神飘逸而至。男吉祥步端肩顿脚,表现出满族青年的强悍威武和虎虎生风的巴图鲁性格特点。“圈场”在高潮中刹住,然后再“走阵”再“圈场”,最后在“走阵”(多为“卷白菜心”即“卷心阵”)中急骤刹住结束。
    “踩灯”是满族的传统习俗。入夜在广场表演,秧歌队人手一灯,有五谷、果品、蔬菜等各种形状与各种彩绘的灯,从正月十三起夜夜欢舞,有时通宵达旦,直至十六日方止。旧时,正月十六“踩灯”后,再去“拜庙”,在庙前将灯笼、花山等纸扎品一火焚之,即宣告节日结束。
   “扭”秧歌是通过演员“上装”的“高、扬、俯、仰、颤”和“下装”的“跺、踏、别、耸、摇”来完成的舞蹈动作;这是不言而喻妇孺皆知的,而“唱”秧歌和“打”秧歌似乎不太好理解,扬宾《柳边纪略》有“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男儿簇拥过”的记载,所谓的“唱”秧歌即源于此。“唱”秧歌一般唱的都是秧歌帽或时令小调、民歌等,由“达子官”或“拉棍”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秧歌一般都在扭秧歌中间表演,《柳边纪略》里在记载满族秧歌时有“舞毕乃歌、歌毕更舞”之俗,表明满族秧歌历来有“舞者不歌,歌者不舞”、歌舞分别表演的习惯。说明唱是夹在舞中间的,唱的唱词多是自行即兴编排,唱者或触景生情,或遇事而有感,或因人而议论,或互问互答,绝没有毫无对象的无病呻呤之作,如“拜庙”时唱“一进庙门把头磕,先拜老爷后拜佛,保佑保佑多保佑,年年丰收太平歌”,又如“拜年”时唱“锣鼓住 哎 ,唱开怀哎,你家的老少爷们听明白哎,今年里你家的时运实在是好哎,吉星高照发大财来那么哎嗨呀”。“打”秧歌依笔者看,也是“扭”秧歌的一种,只不过手中的道具是“花来棒”,舞动起来哗哗作响,被人们称为“打”秧歌。“打”秧歌表演者各持两根金钱棍(俗称花来棒)舞打。打金钱棍也叫打连厢、霸王鞭、花棍舞,即在木棍两端夹嵌铜钱数十枚,舞时上下左右舞动,并碰击上肢、肩、背、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再和以秧歌。
    三、满族秧歌中的民俗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窗口,透过民俗活动,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民族生活、民族文化的概况。满族秧歌具有火爆、矫健、粗犷、热烈、豪放的表演特点,是满族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有生命力、最受满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满族秧歌的“扬、蹲、盘、跺、摆、踏”,承袭了汉代肃慎后裔挹娄人的“数人相随,踏地为节”(《后汉书?东夷列传》)、唐代渤海国靺鞨 民间舞蹈“先命善舞者数辈前引,仕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渤海国志长编?下卷》)和后金女真人及清代满洲人的民间歌舞“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柳边纪略》)的原则,队伍中有满族官员“达子官”,有表演时走在前面打场、类似行军打仗开路先锋的“克力吐”及“拉棍”、“二傻子”等各种人物造型,队员“上装”穿旗袍,“下装”披旗标,表演中施“打千礼”、“蹲礼”及“抱腰礼”等各种满族礼,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特别是“银牌天使”和“老”这两个人物,反映了辽统治者欺榨压迫女真人的野蛮行径和女真人奋起反抗的史实。《松漠纪闻》载“大辽盛时,银牌天使至女真,每夕必欲荐枕者,其国旧轮下户作止宿处,以未出适女待之。后求海东青,使者络绎,恃大国使命,惟择美好妇人。不问其有夫及伐阅高者,女真浸忿”。有人考证,“老”就是奋起反抗契丹“银牌天使”的女真部落的一位女酋长。此“老”即是歌颂女酋长善良、机智、勇敢、诙谐的形象。
    动作中特有的动律——扬、蹲、盘、跺、摆、踏及大开大合,具有浓郁的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的特色。其腰势动作直接源于满族萨满教的请神和跳神时的“以铃系腰中,摇之作响,而手持抓鼓,且击且摇。”(《柳边纪略》)。满族秧歌的“踩街”、“走阵”及“圈大场”,都是一男一女“一副架”,这种表演形式源于“满洲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俩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宁古塔纪略》)的“俩人相对而舞”。
    “拜茶桌”展示了满族素有重视“茶”礼之俗,“行聘”名曰“下茶”。
    尚武,是骑射民族的天性,《满洲源流考?国俗》有“小儿以榆柳为弓,曰斐兰,荆蒿为矢,剪翟鸡翎为羽”、《柳边纪略》有“经过妇女多骑马,游戏儿童解射雕”的记载。满族秧歌以“武”独树一帜,以满族儿童的角力、撞拐、摔跤等游戏中的“武”为元素,以舞去表现尚武精神,以“武”去丰富舞的内涵,从而展示其民族精神。满族秧歌的“走阵”,是表现老罕王领兵打仗,而“圈大场”则是欢呼胜利的喜悦。“走阵”中有许多“阵图”均可从“金阵图”和清代“江南阅武图”等军阵图中查到出处,满族秧歌运用“走阵”表现威风凛凛的“走阵”场面,突出气势恢宏的“阵图”,展示了满族人民尚武性格和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
    虽然现今满汉习俗有很多同化,满族秧歌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变化,有的融入了中原秧歌艺术的某些程式,如汉族神话故事、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器乐曲伴奏及化妆等,凡属满族弱项的,几乎都被吸纳进来。但纵观满族秧歌,其内容、形式及表演技巧等,仍不失满族善于骑射、勇于征战、勤于生产、乐于生活的基本风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11-24 10:19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