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2979|回复: 5

当代满族民族精神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7 12: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与提炼,它在思想层面上体现出不同民族之间的本质差别。民族精神折射了一个民族的过去,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现在,规划了一个民族的未来。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不同的民族精神。在保持民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民族精神与时共进,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民族的现实诉求。经过数百年历史沧桑,满族在光荣与屈辱,振奋与沮丧之间迈入新世纪。在当代,满族需要一个怎样的民族精神?就此问题我谈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 爱国精神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爱国主义有不同的认定标准,但是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满族民族精神之中。

  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满族联合汉,蒙,藏等兄弟民族为奠定今日中国的版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实现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抵御外敌的战斗中,无论是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还是汉军八旗,我们的祖辈都曾经流过鲜血。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西南的热带丛林,从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到东南的万里海疆,无数八旗将士的忠魂仍在望故乡。对于这种用鲜血锻造的爱国精神,满族的认识尤为深刻。

  正因为如此,进入共和时代,满族尽管处于民族的低潮,但仍矢志不渝地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抗战中,在日寇操纵下,少数满族败类勾结汉奸盗用满洲的神圣称谓,成立伪满洲国。面对这条日,汉,满一体的三头毒蛇,满族再次举起民族反抗的长矛,用巨大的民族牺牲洗刷了这些败类带给满族的耻辱,满族的荣誉没有因为这些败类遭到丝毫损坏。满族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我们光荣的先辈。

  历史业已证明,满族的骨头是硬的!满族崇尚自由,但决不需要刺刀下的伪自由。满族崇尚独立,但这种独立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今日的中国是满,汉等民族的伟大祖先共同留给我们的家产,历史已经把各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哪个民族当家,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力让这份家产在我们手中遭受丝毫损失。在当代,发扬满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各民族携手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加民主文明与和谐,是时代赋予满族的历史使命。这也必将迎来满族伟大振兴的新局面。
  
  二 团结精神

  满族的团结精神是历史上在民族大业的鼓召下,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形成的,也是满族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凝固剂。一个战斗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宋政和四年10月,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得兵2500人,至宋宣和七年2月灭辽,前后不出12年。明万历十一年5月,努尔哈赤以遗甲13副起兵抗明,得兵仅500—600人,至明崇祯十七年9月定鼎北京,前后不过30年。很难想象,一群缺乏团结的乌合之众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以寡击众,以弱抗强的辉煌事业。“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的古语在满族的形成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再次绝佳证明。

  由此可见,从女真到满洲,满族从地处东亚一隅的弱小民族发展壮大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强大民族,团结精神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对民族自由独立与繁荣的共同诉求,凝练了满族团结精神的思想基础;行之有效的八旗制度为实践团结精神提供了技术手段。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满族团结汉,蒙,藏等民族共同开创了清代前期的鼎盛时代。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宋,辽,元,明等朝代的皇室后裔,范仲淹,岳飞,袁崇焕等名臣的子孙与满洲将士共同站在八色军旗之下同仇敌忾建功立业。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满洲吸纳了大量汉,蒙等兄弟民族的俊彦之材,补充了民族新鲜血液,使满洲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渔猎民族发展为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先进民族,并由此融合成现代的满族。

  当然,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局限,这种团结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或多或少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目的。但是这决不能认为这种团结精神是当时满洲统治阶级为达到统治目的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这种团结精神根植于满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性格,融合了汉文化的精髓,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合现代的需要,但其基本价值内涵至今不变。

  在现代,团结精神对于满族至关重要,它是实现满族振兴的最根本保证之一。发扬满族传统的团结精神,我认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满族内部的团结。

  实现满族的振兴,是当代满族最基本的民族诉求。满族同胞应该围绕这一基本诉求,多做建设性交流,屏弃无谓的宗派之见,血统之争以及个人间成见,求大同存小异。在交流中建立信任,在信任基础上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巩固发扬新的团结精神。群策群力完成民族振兴的大业。但遗憾的是,我认为当代满族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团结精神。尽管几乎所有的同胞都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但是敏于言者众,敏于行者寡。宗派之见,血统之争以及个人间成见等等导致满族内部争吵乃至漫骂的事情层出不穷。在满族内部,拉帮结派党同伐异者有之,忘公益谋私利者有之,勾心斗角相互拆台者亦有之,这不能不说是令人痛心的现象。

  其次,保持发展与其他兄弟民族的团结

  满族要实现振兴,离不开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合作,这就要求有一个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取得其他兄弟民族的理解与支持。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集其他民族之长,补满族之短。当然,在社会上的确存在某些对于满族的偏见与误解。我们对此应该冷静地加以定量与定性分析。对于误解,我们应多作解释说明。对于别有用心的极端分子则毫不留情地坚决加以回击。切不能把少数极端分子的个人言论上升到民族关系的高度,更不应该针锋相对地散布一些同样极端的言论泄愤。“发展才是硬道理”,满族在事实上的振兴是回击这些极端分子最犀利的武器。争取最多的朋友,孤立打击最少的敌人,为满族的振兴创造安定团结的外部环境,这应该成为当代满族新八旗精神之一。
  
  三 自强精神

  自强是推动一个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民族内在驱动力之一。一个自强的民族始终善于把影响民族发展的各种因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民族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自强者,天亦强之。惟有作为主体的自强者存在,才能自觉利用作为客体的物质因素,即所谓的天。“人定胜天”既是自强精神的本质反映。

  自古以来,满族就是一个自强的民族。满族早期恶劣的自然与社会生存环境铸造了满族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民族自强精神。面对诸多自然与人为制造的困难,满族从不退缩,也决不把希望寄托在不可预测的未来上,始终以昂扬的民族斗志与现实主义态度靠自我奋斗把握民族的命运。

  满族的自强精神主要表现在决不屈服于外来压迫,遇强更强;遇挫不折。

  辽,明两代,面对民族压迫,女真既不逆来顺受也不远遁异乡,为捍卫民族自由与神圣家园毅然揭竿而起。女真与之对抗的对手,无论在经济军事还是在人口等各方面都占据压倒性优势。而女真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以压倒性自强精神最终战胜对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胜利是精神战胜物质的结果。“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正是这种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

  不可否认,在近代,由于深受封建主义影响,在满族贵族上层中,自强精神一度有所减退,但是在广大满族民众中间,决不屈服于外来压迫的民族传统始终未变。在抵抗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的战斗中,八旗官兵与民众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浴血奋战。在鸦片战争中,驻守在浙江乍浦观音山天尊庙里的八旗兵,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 276名满族官兵,几乎全部战死在阵地上。守卫镇江的八旗兵,面对十倍于我的敌军和洋枪洋炮,浴血奋战,寸土不让。这样的例子在近代史上随处可见。正是依靠这种自强精神,虽然满族在近代处于民族低潮,但仍得以浴火重生,民族英才辈出不穷,佟麟阁,李兆麟,陈翰章,关向应,老舍,安业民等等,这些民族的脊梁用行动再次证明了满族的铮铮铁骨。

  在当代,继承发扬自强精神,不彷徨等待不怨天尤人,实现民族的振兴,是每个热爱满族的同胞应尽的民族责任。
  
  四 民主与平等精神

  现代民主与平等观念源于西方,但它体现出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追求。民主与平等是衡量现代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实践证明,充分发扬民主平等精神,可以使一个民族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性,依靠群体智慧和力量把握民族前进的正确航向。

  民主对于满族并非陌生。八旗制度在早期就具有浓厚的原始军事民主色彩。例如若汗“不纳谏,不遵道”,议政王大臣会议“可更择有德者立之”;而八和硕贝勒享有“集合商议处理国事”的决策权力,对重大国事必须得到八人一致通过方可实施等等。随着封建皇权的加深,这种原始民主色彩逐渐消退,八旗制度成为巩固皇权的一个附属工具,一个人或者家族的意志与命运成为整个民族的意志与命运,满族在思想与制度创新方面逐渐失去活力,从而与现代化失之交臂,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

  清朝的建立,标志着满族封建化进程的结束。然而,正是深受封建主义的影响,尽管满族在早期曾经做过民主的的初步尝试,但是由于满族贵族上层在思想上的固步自封,这种尝试昙花一现。在近代,满族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在民族新精神的发掘与创新方面处于一个相对停滞时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使当代满族在思想上与现代民族尚有一定差距。

  由于对历史了解的不全面以及当今一些影视文艺作品的误导,在某些满族同胞思想意识中还存在少数与现代民主平等精神格格不入的东西。有的基于祖辈显赫的出身,在与其他人交往中显得盛气凌人;有的容不得与自己相左的意见看法搞一言堂等等。这些在客观上对满族的振兴都或多或少起到消极作用。

  新的满族需要新的民族精神。在当代,满族不再需要什么“亲王”,“贝勒”,在天平上,每个热爱满族的同胞的心都是平等的,当代满族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为实现民族振兴尽职尽责的现代男女巴图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待人,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待事,亦应该成为满族新八旗精神之一。

  因此,如何在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创造发扬适合满族特点的民主平等精神;如何在结合中国国情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满族特点的民主手段,已经成为当代满族面临的重大课题。
  
  五 开拓进取精神

  在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适应时代需要,求新求变求发展是民族活力的具体体现。开拓进取精神实质上是一个民族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自我反省与调整。通过自省,找出内在差距与机会;通过调整,消除差距,实现民族利益最大化。一个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民族注定要被历史淘汰。许多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民族现在剩下一个名字,考查其消失的原因,民族开拓精神的丧失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可以说,整个满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开拓史。在历史上,满族不仅是一个渔猎民族,在某种程度上满族也是一个海上民族。根据历史记载,渤海兴盛时,与日本的官方以及贸易往来见诸于史书的不下五十余次。渤海覆亡,女真兴起,女真舰队常常以巨舰数十艘进攻朝鲜与日本。金、清两代,女真从建立地方政权到统一中国,从落后的马上民族到登上政治中心舞台,这些史实都从一个侧面说明开拓进取精神在满族发展壮大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

  满族的开拓进取精神不仅仅表现在征服自然、开疆辟土的战斗过程中,同时也表现在主动吸取外来先进文化以适应民族发展需要的思想开放性与创新性之中。金代,女真在猛安谋克基础上汲取中原文化的养分,使中国北方获得自唐朝中期以来从未有过的安定局面。金世宗在位28年,号称文治。“小尧舜”的称号就是对女真这种思想开放精神的最好褒奖。清朝前期,满洲依靠这种开放性思想,吸纳了大量其他兄弟民族的优秀人才以及汉文化的精髓,并独创八旗制度以适应外来文化与满洲文化的融合,使满洲迅速完成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进程,满洲的民族活力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而自清朝中期以来,由于旗人把自己封闭于散布全国的“满城”、“满营”之中。正是由于这种自我封闭,使思想逐渐丧失开放性与创新性,旗人由主动吸取汉文化的精髓变成被动接受汉文化的糟粕,由奋发进取变得墨守成规,从而导致满族在近代开拓进取精神的丧失。旗人封闭于满城,中国人封闭于清朝。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近代中国以及包括满族在内整个中华民族的衰落,清朝统治者尤其是满洲贵族上层难辞其咎。

  在当代,满族要重新焕发民族活力,必须呼唤新的民族开拓精神。在思想上,我们应该放弃狭隘的民族本位主义,以谦虚地态度学习外来现代先进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精髓。诚然,在此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部分民族传统,淡化民族特有的色彩,但是应该看到,这也是一个机会,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这不是所谓的汉化,是满族根据自己民族的实际需要,主动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交流的过程。而那种在思想盲目排斥,而在实际中被动接受才是所谓的汉化。在保持满族基本价值与思想认同基础上,融合外来先进文化与满族民族文化之所长为我所用,谁又能说这种新文化不具有满族的民族特色呢?
发表于 2012-6-28 09: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支持
发表于 2012-6-29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嘿,大家一起努力。
发表于 2012-7-2 13: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受教了,非常感谢。在下觉得,一个民族的复兴,精神,物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英雄,满洲的英雄,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的旗帜!希望满洲尽快再出一位英雄。
发表于 2012-7-2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里面对于内部团结和平等的论述很精彩,的确,我们首先自己要团结,容得下不同意见;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高贵出身,盛气凌人,天下满人皆平等!
发表于 2012-7-9 00: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个满洲巴图鲁是谁? 是谁能够带领我们满洲走出低谷? 一定会出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11-23 20:26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