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0
- 注册时间
- 2011-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积分
- 585
|
本文只阐述事实,至于如何看待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各地口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见仁见智,不干涉任何人的自由意志
重音是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
关于满语重音的争辩和疑惑,很多是因为把乐调重音和力度重音搞混了,因为很多情况下满语口语中的力度重音跟高声调音节不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又很难给满语下一个简单的结论说重音一定在哪儿,我们只能列举出尽量多的情况供大家自己参考学习,希望你们能摸索出规律来。
首先说乐调重音,或者说是“音调”问题。
满语是不通过音调来区分意思的。也就是像汉语四声那样,比如“买”和“卖”,音调没搞对就出乱子了。但是口语中确实有一个习惯性的音调(音阶)走势,例如,
ilan 这个词,一般是第一音节低,第二音节高:
但要念成全部没有音调变化,虽然意思上能懂,但听起来不舒服:
单独念词的时候
1.一般来讲是第一音节低起,后面的音节比第一音节高,但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音阶,较长的多音节词最后一个音节有时稍稍下降一些。各方言大多如此。例如:
buda, hvlambi, aga, jugvn, bahanambi等
2.有一些双音节词汇(少量多音节词),会出现后一个音节弱化,而与前面音节缩成一个音节的现象,既然是一个音节了,也就无所谓音调变化了。如:
jaka->jak(a), tere->ter(e), goro->gor(o), moro->mor(o), buhv->bvh(v), fulgv->fulg(v), arki->a(e)rk, dehi->dih, muse->mus(e), anakv->an(a)k(v)
3.也有一些词汇,不同地方的口音读起来音阶和重音还不大一样,例如bithe一词,察布查尔的口语和三家子的口语里,分别是:
当然,更远支的女真语方言会有更多的区别,例如赫哲话读词的时候大都是高音调起头,而后边音节的音调低:
入句以后
先来看个例句:
sini age i boo (ni) aibide bi? mini age i boo (ni) tere ba de bi.
可以看到,一个句子里包含了若干个音节组,而每一个音节组里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单词,而每一个音节组是按照刚才读词汇的那个规律进行音调流转的,绝对每个词按单独朗读时的音调走,再机械拼成一个句子的。当然,整个句子有其句意上的重点词,这个词就会格外重读,音调也会有所变化。如果形成了语感的话,就会很好掌握这一点,因为脑子里出现的不是一个一个词或词组,而是一张嘴就是一整句话。
下边开始说力度重音:
(下面开始所说到的重音都属于力度重音)
力度重音肯定是声音的强度比别的音节大,体现在波形上就是振幅比较大。这里我利用了Cool Edit这个音频编辑的工具帮我思考问题,读者朋友你也可以用它做做实验,偷菜偷腻了玩玩这个挺有意思。
1.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些第二音节或后面音节弱化的词汇,很明显重音是落在第一音节。例如goro
2.另外还有很多词汇普遍重音落在第一音节,包括各种形式的动词,如:
manju, turi, tacimbi, bahanarakv
3.一些双音节词汇,元音是 -i-a,或者 -u-a 组合的形式,则重音落在第二音节(既带a的音节)。如:
sunja
,不能念成
。这个听着太像北京牛街那种老北京土话。
再如,buda, ufa, bira, sirdan, gidambi, jiha, duka, ilha
4.还有一些词汇,特别是一些以n结尾的词汇,在单独朗诵的时候,轻重音并不明显,读者自己试验的话就会发现,同一个词多录几次就不一定哪个音节重了。如
morin, honin, tarhvn, halhvn, jancuhvn, hatuhvn, emken
单词入句以后,大部分词汇还是保留原有的轻重音结构,当然,整个句子为了表达语义自然要有更加突出重读的词汇。但是,有两种情况下,是要改变重音结构的:
1.刚才提到的那些轻重音不明显的词汇,为了使整句话节奏协调一致,普遍发生重音前移的现象(而且大多是其后面不加格助词或后缀的情况下),例如:
halhvn
enenggi halhvn bihe ni~
hatuhvn
si hatuhvn jembio nitan jembio?(你口轻还是口重)
2.刚才那些尾音弱化的词,后面接上其他词构成词组,或加上格助词(主要是i)以后,则后面弱化的音节被补全,重音又被平衡回来。如
buh(v)->buhv yali, mus(e)->musei boo, dih->dihe ninggun se.
fulg(v)->fi (ni) fulgv de bi.
但这种变化也不是绝对机械的,还要靠积累语言经验建立语感。
从这里可以看到,像muse这个词,虽然口语中大部分时候都把第二个音节读的很短,但有的时候也要读成muse,把第二个音节读清楚,所以它本身就不等于 mus,所以祖先造字的时候也没写成mus,而是用它最丰满的读音去拼写这个词,这些地方省音或脱音并没有造成书语和口语的脱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