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3406|回复: 2

中国·吉林第二届满族鹰猎文化节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1: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s://media.jlradio.cn/audiofile/xinwen/0110 11猎鹰.wma
    宣传厚重的鹰猎文化,昨天,中国·吉林第二届满族鹰猎文化节在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渔楼村启幕。请听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记者闫柏利的报道。
    本次活动内容包括鹰把式亮相、满族歌舞表演、鹰把式祭山神活动、雪野鹰猎表演、参观鹰猎之家、观看捕鹰、熬鹰、驯鹰、养鹰等图片展。开幕式后进行了精彩的雪野鹰猎表演,鹰猎表演就是把已经训好的鹰放飞围猎的过程。在现场记者看到:放鹰围猎时,鹰把式要先请一些人用木棍边敲打树干边大声吆喝,把猎物轰赶出来。这些人事先在山上选好伏击圈,并留一个出口。鹰把式先架鹰在出口边占据制高点,这样容易发现飞窜的山鸡、野兔等猎物,也有利于鹰自上而下俯冲攻击。鹰发现目标后,直奔猎物。此次鹰猎文化节历时两天,昌邑区满族朝鲜族乡党委副书记刘晓旭
    鹰猎文化的历史距今已有400多年了,鹰猎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在渔楼村祖祖辈辈流传了下来,举办一次鹰猎文化节一直是渔楼村民迫切的愿望,目的在于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满族文化,让百姓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更多的人了解渔楼,了解鹰屯了解满族民俗风情。
    渔楼村也被称为“鹰屯”,目前全村有50多名鹰把式,其中,鹰把式赵明哲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杰出传承人。据史料记载:渔楼村始建于明代后期,后金和清初时是朝廷的渔猎之地,并建有冬季存放渔网的渔楼,因此将该地称为打渔楼村。数百年间,渔楼村培养了许多驯鹰和养鹰能手,至今,这里300多户满族人家仍然保持着捕鹰、训鹰、养鹰的传统。昌邑区满族朝鲜族乡渔楼村党支部书记肖景涛
    今后把它形成规模,把旅游业搞好,为了今后的旅游业发展,带动我们村的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1: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昌邑区人民政府主办,土城子乡政府承办的中国•吉林第二届满族鹰猎文化旅游节昨天在昌邑区土城子乡鹰屯——渔楼拉开帷幕。
    活动刚刚开始,充满满族特色的歌舞和雪野鹰猎表演就将旅游节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鹰猎是满族古时起就有的习俗,满族鹰猎习俗可分为捕鹰、驯鹰、放鹰三个步骤,鹰屯-渔楼村至今保留着传统的鹰猎习俗。人们将猎鹰叫做海东青,每年秋天,海东青不远数千里来此过冬,当地的鹰把式以网捕之,经驯养用于捕猎野鸡等,春天祭拜后再将其放归故乡。鹰把式李国良说:“这是咱们老一代传下来的,清朝的时候传到现在,都是满族人,都爱好这些东西。这个文化节挺有意义,要是现在不搞下去,就失传了,去年才几百人,今年就上千人了,现在有点规模性了,就连不养鹰的人现在都挺重视。”
    本届满族鹰猎文化节旨在以“鹰”为媒宣传推介昌邑区满族文化以及独特的雾凇资源,打造“中国鹰屯”文化品牌,这不仅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场优质品味的文化大餐,也进一步弘扬和挖掘了满族文化内涵。昌邑区土城子乡党委副书记刘晓旭说:“我们土城子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举办第二届满族鹰猎文化节来把我们土城子乡的文化特别是鹰猎文化和满族民俗能传承下去,同时也给全社会展现出来,发展我们的旅游,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这次主要是以鱼楼村鹰猎文化为主题,整个文化节围绕着满族民俗和鹰猎文化来涉及内容,参观我们鹰猎文化节可以看到整个鹰猎文化传承的历史和痕迹,包括我们鹰把式怎么训练鹰熬鹰,怎么放鹰,还有整个表演在节上都可以看到。”
(记者于乐)

发表于 2012-1-20 09: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hildez 的帖子

好,SAIN,这个新闻选的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12-4 17:05 , Processed in 0.01562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