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228|回复: 3

满语亲属称谓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5 12: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我先后在知乎和满语志上都发过,也来这里转发一份:
以下是原文:



谢邀,关于满语的正经问题我肯定要答一下。虽然明天要考试,但是听说明天的考试挺水的,所以我今天花了一天时间把这篇文章肝完了。

但是很可惜,我只了解满语,并且劝人来写蒙古语失败了,只能等其他人来慢慢补充这个问题的全部回答了。

满语里的亲属称谓,根据其出现时间,可以大体分为三批,分别是新清语之前的,新清语前期的,和新清语后期的。

所谓新清语,就是乾隆时期新增的满语词汇。这些词大部分是dorontu 根据构词法造的新词,但也有一小部分完全无法解释来源,据说是dorontu派人去东北访探得来的词。

清代之前,那些被称为女真的部落并没有一个非常一体的概念,他们各自的女真语也是各说各的。我们现在称之为满语的主要指的是建州那伙人发迹之后根据自己的女真语为基础书写记录下来的,因而有很多其他女真语方言中的词汇并未完全收录,这也是“访探”可以得到新词的原因。例如关于海鱼的许多词汇就因为建州人的狂妄自大永远消失在了海洋里。

总的来说,新清语之前,满语中就有不少亲属称谓了,但是不够丰富和复杂;新清语前期,突然冒出来了一批复杂的亲属称谓;而在新清语后期,又出现了一些更加细化的亲属称谓。这些称谓的区别将会在下文分别讲解。

首先先来介绍一些最亲的亲人称呼:

1.ama 父亲、爸爸(阿玛)

这个词我相信就算不会满语的人也知道,流传甚广。

例如我高中的同桌让我教她满语,我就教了她这个词。结果我还没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她就知道是“爸爸”了。




2.eniye 妈妈(额娘)

清宫剧也会提到额娘这个词,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这个词的流传程度似乎没有阿玛那么广。

满语里有很多词汇都和eniye这个词有关联,例如母狗的母叫enihen,母鹿的母叫eniyen,母牛的母叫uniyen。这一点和汉语保持了一致,毕竟汉语的“母”也是同时表示“父母”和“公母”的意思。

与阿玛稍有不同,额娘这个词的发音字面上和eniye并不是能够一比一对上的。(路人朋友们请注意:niye这个结构的iy叫作“切音”,表示ni和ye这两个音要连在一起读,所以niye的读音是“聂”)这里就有两种可能了。

① 额娘这个词是从某些方言的eniyen之类的词音译而来的,并且niyen音译时被脑补成了“娘”(娘如果用满文写应该是niyang)

② 额娘的“娘”原先和“娘们”的“娘”是一个读音,读汉语拼音nia,当然,这也是音译时脑补了一下的。

按理来说第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音译中间出现脑补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第二种也不至于完全没有可能。我在一本盗版书里确实见过有人用“娘”这个字音译满语的niya,例如此处niyalma这个词就音译成了“娘而马”,说明清代某些人的汉语里是有“娘们”这个读法的。










盗版的《新刻清书全集》,图中sula niyalma的注音是“苏拉娘而马”

据说似乎现代的某些汉语方言里面,“娘们”这个词也读nie menr,但是我没听过。

话说我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全世界叫妈妈都是一个词”之类的,我就纳闷,那些人难道从来没听说过阿玛和额娘吗?




3.eme 母亲

ama eme这两个词长得非常像,只有元音不同,一个是a,一个是e,这种我们称之为“阴阳对立”,是一种满语中特有的构词方式。(这句话的意思是,汉语没有,不是其它语言没有)

阴阳对立的词可以是所谓相反的词,例如此处的ama和eme。

但也可以仅仅是相关的两个词,例如sasukv“牌”经过阴阳对立得到sesuku“色子”。这俩只能说有一定关系,但绝对算不上相反。

eme这个词比eniye更正式,大致相当于汉语的母亲。一般是用于指代称呼,而当面称呼用的是eniye。




4.jeje 爹

说句实话,这个词我暂时没有在任何除了字典以外的地方见到过,(有谁见到了给我说一声,我也开开眼)换句话说就是使用得特别少。

这个词看起来和汉语爹爹十分相似,估计有发生学的关系。要么就是汉语的爹爹进入满语变成了jeje,(满语中有两个常见的变化,一是ti di会变成ci ji,二是尖音si ci ji会失去介音iy,例如siya ciya jiya变成xa ca ja,所以diyediye→jiyejiye→jeje是十分合理的)不要问我为什么siya变成的是xa不是sa

要么就是满语的这个词来自更早的一个什么词,而那个词进入了汉语变成了“爹爹”。(我好像听说爹不是汉语原生的,爸才是)




5.aja 娘

与jeje不同,aja这个词到还是有一定出场率的,它经常和ama构成词组ama aja,也就是“爹娘”。

你看,连爹娘这个词里面都没有jeje的身影,足以证明jeje是多么不常用的了。

同时ama还能够成两个词组,ama eniye“爸妈”和ama eme“父母”。

所以说,满语没法玩于谦爸爸和父亲的笑话,因为你只有ama可以用。但是你可以说于谦的eme eniye aja这几个人相遇了。

但是你说这个词会不会也和爹爹一样,是汉语阿娘呢?有可能,这个变化不是很好确认,我持观望态度。




6.ahvn 兄

这个词看起来是和ama同源的,a-也确实和一些表示雄性的词汇相关,例如amila就是鸟类雌雄的雄, a本身也是“阳”的意思。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下文还会提到反例。




7.agu 公

agu是ahvn这个词的变体,按理来说一般会用在比较书面的场合,用于对男性的尊称,所以可以翻译为“公”或者“先生”之类的。但是似乎一些话条子中也会用到这个词,表示“老爷”一类的词。




8.age 哥哥(阿哥)

这个词就相当出名了,比阿玛还出名,是满语中最常见的男性呼称。它和ahvn agu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由于太常用,尾音节不断弱化,就变成了age。




9.eyun 姊

这个词是对于姐姐的指称,比如介绍“这是我姐姐”时,就用这个词。之前的ahvn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指称,但是ahvn agu age这几个词在实际使用中都很常用,所以可能有些混淆。

据说,eyun这个词和ahvn本身应当是阴阳对立的,也就是ehun。但是这里的h变成了y,也就成了eyun了。




10.gege 姐姐,姑娘(格格)

其实在说到哥哥是阿哥时,我相信已经有些朋友能够猜到满语的姐姐应该是格格了。但是和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阿哥和格格仅仅是对人的称呼而已,不需要他们是皇上家的。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待,gege就是汉语的“小姐姐”,大街上遇到不认识的都可以这么称呼。当然,以更加正经的角度来说,翻译成“姑娘”更合适。

和这个词有关的就是hehe,hehe是“妇人”的意思,含义明显关联。




11.deo 弟弟

这个词貌似和蒙古语有一些关联,来一张三合清文鉴的图,可以看出,满文和蒙文写这个字比较像。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下文的图片也是这种顺序,不予赘述。




12.non 妹妹

我不是很清楚这个词的来源,反正不大可能是英语nun

值得一提的是,ahvn deo eyun non这四个词是可以活用的,例如bi sinci ahvn,bi是我,sinci是比你,字面意思是“我比你更哥哥”,也就是“比起你,我是哥哥”“我年龄比你大”。




13.eigen 丈夫

关于丈夫这个词一直有一个笑话,说是这个字长得和满文的驴eihen十分像,只不过一个右边是圈,一个右边是点。正是为了区分这两个词,才发明了新满文。

我不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应该和驴没关系。(也不好说)










《无圈点字书》红箭头是丈夫eigen,蓝箭头是驴eihen




14.sargan 妻子

sargan这个词除了作为妻子之外,它还有一个用处,下文马上提到。




15.jui/haha jui 儿子

haha是男人的意思,jui是孩子,连在一起就是“男孩儿”。满语也用男孩来表示儿子,但也可以直接说jui,也就是孩子。




16.sargan jui 女儿

这就是sargan的另一个用法,满语里的女孩不说hehe jui,而是sargan jui,或许sargan原先是“女”的意思?

女孩是sargan jui,所以和haha jui类似,女儿也是sargan jui。

同时,与hehe相比,sargan jui这个词本身表达的是更年轻的女子,例如hehesi sargan juse这个词组的含义就是“妇女”,其中hehesi是hehe的复数,对应妇女的妇,sargan juse是sargan jui的复数,对应妇女的女。

关系比较近的说完以后,就是关系稍微远一些的亲戚了,也是亲戚这个词真正表达的含义。




总体来说,亲戚是分为两类的,叫作“父属”和“母党”,满语叫ama i hartu和eme i dancan,说白了就是婆家的亲戚和娘家的亲戚。满语里面这两种亲戚的称谓是可以察觉出一些区别的。

为了方便分类讲解,我大致按照男方的亲戚和女方的亲戚分开讲解,可能有些分类不合理的地方,凑合着看就行。




男方亲戚:

1.amji 大爷,大伯

这个词指的是父亲的哥哥,很明显,它是ama派生来的。-ji是一个可以指代多种事物的词缀,在指人的时候似乎可以表示年长的含义,例如nehv是丫鬟,nehvji是老妈子。




2.amu 大妈,伯母

我们那边把大伯的妻子叫大妈,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怎么称呼,似乎也有伯母的叫法。

这个词看起来和ambu有关系,至于ambu是什么,详见下文。




3.eshen 叔父

这个词是对于叔叔的指称,例如向别人介绍“这是我叔叔”就说“这是我eshen”,词源我没看出来。




4.uhume 婶母

这个词是对婶婶的指称,和eshen相对应。这个词似乎是uhen和eme构成的。eme就是前文的母亲,uhen是弟妹,下文还会提到。




5.ecike 叔叔

ecike是对叔叔的称呼词,比如你见到你叔叔人了,喊他就喊ecike。

如果学过蒙古语,想必一眼就能看出来好玩的地方,这个词不就是蒙古语的爸爸吗。这是个很好玩的事情,满语用蒙古语的爸爸表示叔叔,这莫非是因为当初产生这些词的那个人的家庭因素?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这里插播一个笑话,话说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课讲古文,讲到了明朝时期蒙古入侵的故事。老师说,当时的蒙古首领叫“俺答”,全班突然开始爆笑。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陕西这边有一个词,“大”(我经常听见他们读二声,也就是“答”)。这个词在某些地方表示爸爸,有些地方表示叔叔。在那些从小听陕西话的人耳朵里,“俺答”就是“俺爹”或者“俺叔”的意思,那还能不笑吗?

不过结合满语和蒙古语ecike的情况来看,或许有一种可能是,“大”这个词会不会也是一开始在这里表示爸爸,然后进入那边某个村子的语言后就成了叔叔了呢?



6.oke 婶婶

这个词是对婶婶的呼称,对应ecike。这个词会不会是蒙古语的母亲eke呢?有点像,不排除这种可能。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7.gu 姑姑

太明显了,这个词就是汉语的姑。




8.gufu 姑父

更明显了,这个词就是汉语的姑父,果然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叔叔家都是蒙古语,姑姑家都是汉语。




9.amaka 公公

amaka也明显是从ama衍生来的,但是需要注意一点,这个词是在新清语里面首次出现。

如前文所述,新清语时期dorontu到不知道哪里访探来了一批满语词汇,其中就有amaka。而在更早的时期,公公这个词是amha,也就是现在的岳父。当时建州这边是不区分公公和岳父的,都用同一个词。










《清文总汇》




10.emeke婆婆

这个词和amaka如出一辙,也是新清语才有的。在此之前和岳母是同一个词,emhe。










《清文总汇》




11.axa 嫂子

这个词的来源我不是很清楚,看起来和ahvn有一定关联,但是请记住这个词,因为后面它还会登场。




12.uhen 弟妹

我们前面在uhume那里提到了这个词,我猜测uhume婶婶和uhen弟妹有一定关联。毕竟这也是很合理的,婶婶不就是爸爸的弟妹吗,因为比你大一辈,所以加了个eme,再合理不过了。

但鉴于这个词和oke长得也挺像的,其具体源流我就搞不懂了,我不是研究历时词源的,这些问题留给相关方向的高人解决吧。




13.ge 大伯子

这个词也十分明显,就是汉语的“哥”,毕竟日常生活中汉语的“大伯子”也只是用于指称,当面也都是叫哥的。

早些年我刚学满语的时候,也见过一个整理亲属称谓的帖子,(当然没我整理得这么细,不然我直接转发了)里面说,满语的称谓里面只有姑姑和姑父借自汉语。我十分不理解,大伯子这个这么明显,怎么能不是来自汉语呢?估计是当初整理亲属称谓那个人对大伯子这个称呼不了解吧。




14.exe 小叔子

这个词是前文讲到的嫂子axa阴阳对立而来的。有这一组词的存在就说明阴阳对立仅仅是一种形式,并不表明词汇的性别属性。




15.keke 大姑子

很明显,这个词和hehe、gege是一家的,这里应该和gege关系更近一些。就像ge是汉语的哥一样,keke是满语的姐姐,分化后表达大姑子。




16.berhu 小姑子/弟妹

这个词我感觉和蒙古语的嫂子bergen有一定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词同时还是弟妹的意思,女的管自己的弟妹叫berhu。弟妹为什么会分离出两个称呼来我不是非常了解,可能是它们的来源不同,却又谁都无法消灭对方,最后以这种方式共存了吧。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17.jalahi ahvn堂兄

jalahi表示的是“堂”,它来自jalambi间隔。字面意思是“隔着一层的”

跟你是兄弟,但是隔了一层的,就是堂兄了。

堂弟、堂姐、堂妹同理,就是给前面加个jalahi而已,相信大家都能猜出来。




18.jalahi jui侄子

这个词和上面的同理,隔着一层的儿子就是侄子。如果是侄女,叫jalahi sargan jui。




19.sirame jalahi jui堂侄

这个词指的是堂兄弟的孩子,而上文的侄子指的是亲兄弟的孩子。sirame是“接着”“再”的意思,因而这个词组的字面意思是“再隔了一层的儿子”,就是堂侄了。




20.aldahi ahvn再从兄

这个汉语很多人都看不懂了,因为生活中很少用到再从这种关系。

上文提到的堂兄是你父亲亲兄弟的孩子,你和他虽然不是一个父亲,却是同一个爷爷。

而再从兄是你父亲堂兄弟的孩子,和你不是同一个爷爷,但你们是同一个祖爷爷。

aldahi来自满语aldangga,意思是“关系远”。汉语中都用不到的称呼,能不远吗?




21.sangka ahvn三从兄

虽然刚才你不知道什么叫再从兄,但是这里我相信你能猜出来什么是三从兄。

没错,三从兄是又和你隔了一层的哥哥,他和你都不是同一个曾祖父了,和你是同一个高祖父。这么远的关系能找到你,估计是来借钱的。

满语的sangka是sambi的已然字,意思是“疏远了的”




22.sangkangga jalahi jui从堂侄

这个词指的是再从兄弟的孩子,sangkangga是sangka加了个形容词词缀,相信大家能看懂。更远的侄子就没有单独的词汇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jalahi ahvn开始,这一串乱七八糟的词全都是新清语时期才出现的。




23.urun 儿媳妇

这个词似乎是蒙古语的亲戚一词变化来的?可能与“结亲”一词相关。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至于这个-n的尾巴为什么和蒙古语对不上,其实是能对上的,比如aiman这个词。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24.hojihon 女婿

看起来hojihon和hocikon俊还是有点关系的,不知道他俩是不是真的同源词。如果是的话,那这个词是俊小伙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满语的新娘和新郎是ice urun和ice hojihon,字面意思是新儿媳妇和新女婿。




25.jalahi urun 侄媳妇

这个词和jalahi那些乱七八糟的词如出一辙,很好理解。







再然后就是女方的亲戚了,这些词里面很多都是新清语时期才出现的,值得关注。

1.ambu大姨

ambu这个词我们在前面说大妈amu的时候提到过。这个词表示的是母亲的姐姐,在汉语里没有专门的称呼,母亲的姐姐和妹妹都叫姨,而父亲的兄弟区分为了伯和叔。但是满语区分母亲的姐姐和妹妹。

ambu这个词表示的是比母亲大的姨,那它的词源自然也就是“大”amba了。amu大妈可能就是这个词中间的b被击穿而形成的,其含义也和大妈能对上。




2.ambuma大姨父

ambuma明显是ambu和ama变来的,这个词是新清语才有的词,在此之前叫什么我不太清楚。




3.deheme小姨

既然ambu能对到amu,那deheme能对到uhume吗?我认为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deheme这个词看起来是给uhume前面加了一个辅音,并且发生了一些变化。这种做法在满语中非常非常常见,但同时也非常难以捉摸。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ere“这”和tere“那”。我将这种做法称为“盖帽”。

但很遗憾,盖帽的帽是怎么选择的,不同的帽之间有何区别,有何指向性,这些问题我都还没有搞懂。留给高人了。




4.dehema小姨夫

这个词就比较有意思了,熟悉满语的人知道,满语里面是有一点和谐律的,阴性和阳性元音不该出现在同一个词里面。结合amaka emeke那些,这个小姨夫按理来说应该是dahama才对,但为什么只有尾音节的me变成了ma呢?我们不得而知。

另外,这个词竟然还不是新清语的词,这就又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御制清文鉴》康熙年间的




5.nakcu 舅舅

和汉语一样,满语不区分母亲的哥哥和母亲的弟弟,都叫nakcu。而这个词似乎也是从蒙古语来的。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顺带一提,这个词也是常见词汇中点最密集的一个)




6.nekcu 舅妈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这个词到新清语时期才有,而在更早之前,表示舅妈的词是hehe nakcu。










《御制清文鉴》满文注释写的是:妈妈的兄弟叫nakcu,nakcu的妻子叫hehe nakcu

hehe前面提到过,是女性,这个词也就是“女舅舅”这么一个奇怪的称呼。

而到了新清语时期,表示舅妈的这个词就变成了nekcu,这明显是nakcu阴阳对立而来的。

现在问题的关键点在于,这个词是访探出来的民间用法呢,还是dorontu为了简洁新造的用法呢?确实值得思考。




7.amha 岳父

这个词前面讲amaka时提到过,在新清语之前,这个词即可以表示岳父,又可以表示公公。但是由于新清语有了amaka分化出去的公公的意思,这个词现在去只表示岳父了。

很明显,这个词就是ama派生来的,和amaka一个道理。




8.emhe 岳母

这个词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新清语之前同时表示岳母和婆婆,现在只表示岳母,婆婆分化为了emeke。




9.efu 姐夫,姑爷(额驸)

这个词的来源很有意思,看起来是对汉语“姐夫”音译了一半,和满语的eyun拼在了一起,变成了efu。

同时,由于gege是对姑娘的称呼,因此efu也有姑爷的意思。而上升到称号时,也就是额驸了。




10.meye 妹夫

这个词的词源我没有看出来,但是我注意到meye的读音似乎有点接近汉语“妹”。

满语的ya ye这些确实会变成i,例如meyen派生的meijembi之类的,因而这个meye和妹有没有关系我就不清楚了。

但是如果有关系,那这里还是有些奇怪的,毕竟妹夫怎么都不应该叫“妹”啊,这比ecike奇怪多了。




11.keke 大姨子

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满语的大姨子和大姑子是同一个词,而且字面意思都是姐姐。




12.efu 大姨夫

我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意识到“大姨父”和“大姨夫”不是同一个词,这个词是大姨子的丈夫,自然也是姐夫,所以是efu。




13.baxa 小姨子

这个词可能是嫂子axa盖帽来的,也符合盖帽词的特征,这让我更好奇axa这个词最原始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14.meye 小姨夫

同上,既然大姨夫是efu了,小姨夫自然是meye。




15.naca 大舅哥

这个词是新清语之后才有的,但是似乎完全看不出一点人造含义,怎么看怎么像固有词。我只能感觉出这个词和nakcu有一点像,似乎可能是nakcu的同源词,但仅此而已了。

也正是这种词的存在,让我们感觉dorontu当时是不是真派人去东北访探民间满语词汇了,毕竟这种词要自己造着实有些难度。




16.nece 大舅哥媳妇

这个词倒是很有不自然的痕迹,看起来和nakcu nekcu类似,很像是dorontu在知道naca这个词后又造了nece一样。




17.naya 小舅子

同naca,我也看不出来这个词的构建痕迹,如果硬说的话,可能是nakcu和meye的结合体,但naca都解释不通了,也没必要硬解释一下naya。

所以熊出没里面的娜雅这个名字就应该不是满语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清语发掘这两个词之前,naca和naya分别叫efu和meye...










《满汉同文分类全书》




18.neye 小舅子媳妇

感觉和nece差不多,也是naya阴阳对立来的。不知道是民间还是dorontu造的。




19.tara ahvn表兄

这里很简单,tara就是表,所有表亲都叫tara某某。但有一个例外,下文会提到。




20.ina 外甥

这个词也是新清语时期出现的,之前通行的外甥非常麻烦,已经到了机翻的程度了。ina的出现省了不少事,但很可惜,我还是没看出来这个词怎么来的。










《满汉同文分类全书》

但是貌似现在三家子的满语里面还保留了ina这个词,这就很有意思了,这个词究竟是随着新清语传播到了三家子呢,还是本身就存在于民间呢?




21.ine 外甥女

这可以算是本回答里最重量级的一个词了!字典里都轻易查不到这个词。这个词怎么来的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还是阴阳对立的老套路,但不同的是,这个词是绝对的民间词汇。

官方的清文鉴里根本找不到ina这个词,按照官方的套路,外甥女应该叫ina sargan jui才对。

但是我在一本私塾的书里面,看到了这个词。










《应记杂话》

我不知道这位私塾先生是怎么就把这个词写进了书里。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释为他搞错了,就不该有ine这个词。可能是受到nakcu nekcu naca nece naya neye这一系列词汇的影响,让他在脑子里脑补出来ina ine这一组(但是按照前面那些,这里应该是外甥媳妇叫ine才对)

但是我认为也不排除其它可能,比如这个词本来在民间就存在,只不过dorontu没访探到。也正是因为这个词的存在,我们没办法百分百肯定naca nece那些词真的是dorontu为了对称造的,没准民间真有这种词呢!







然后就是跟你辈分差得比较大的亲属了,先是往上。

1.mafa 爷爷

这个词除了表示自己的爷爷,也是对老年男性的尊称,还是“老太爷”的意思。

2.mama 奶奶

这个词和mafa类似,也可以表示对老年女性的尊称,可以是“老太太”。

同时,很多神里面都有mama这个名字,比如wali mama,汉语翻译为“瓦力妈妈”。但是这个妈妈这么音译过来就挺奇怪的。其实按照汉语的习惯,这里的mama应该翻译成“娘娘”才对。

(那神名的mafa该翻译成什么呢?公公?土地公公?)

值得一提的是,mafa和mama后半部分fa和ma的发音挺接近父母、爸妈的,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另外,mama阴阳对立得到meme这个词,意思是奶妈,应该就是容嬷嬷的嬷嬷。




3.goro mafa 姥爷

goro是远的意思,goro mafa字面意思是“远爷爷”。




4.goro mama姥姥

我相信各位朋友已经猜到了,姥姥就是goro mama“远奶奶”。

我曾经听人说过一个谣言,说汉语的姥姥是满语音译来的,对此我只想说,满语都没有一个单独的词汇表示姥姥,都用词组了,怎么可能的事。除非是goro被听成了姥姥,这就不太可能了。




5.unggu mafa曾祖父

unggu这个词来自u,u的本意是“刺”,可能刺是因为突出、拔尖,引申出“第一”的意思,因此就有了uju unggu等派生。但在这里,unggu和ungga的意思更接近,表示长辈,unggu mafa也就是“长辈爷爷”。




6.da mafa 高祖父

da和u的意思差不多,还有u da这个同义词连用词组表示长辈,这里分化为了高祖父。




7.eshen mafa 叔公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类似亲戚根据辈分都可以这样构成amji mafa之类的词。




8.eshen unggu mafa 曾叔公

这里也只是举个例子,说明在表达更高辈分时,unggu要放在mafa前面,而不是eshen前面。

以及往下走的词汇。

1.omolo 孙子

这个词和jui差不多,本身是孙辈,也是默认表达男性,如果是孙女则是omolo sargan jui。




2.goro omolo 外孙

这个词和姥姥姥爷那些一个道理,字面意思是“远孙子”




3.dabkvri omolo 曾孙

从这个词开始,就是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新清语晚期”产生的词汇了。在新清语早期,曾孙的叫法是jai jalan i omolo,字面意思是“二代孙”。更往下的孙子也都是这个套路,叫三代四代五代孙等等。

但是后来dorontu根据汉语的叫法,给这些孙子重新起了简单的名字,而且都能和汉语对得上,重孙子就是其中之一。dabkvri意思就是“重”“一层之上又一层”。

为什么说是新清语晚期,那是因为在《御制增订清文鉴》里还没有这些词汇的身影,而到了晚一些的《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中,这些词就出现了。










《御制增订清文鉴》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

4.nemeku omolo 元孙

曾孙的儿子,nemeku来自nemembi,意思是增长。这里是“又增加了一层的孙子”




5.jidere omolo 来孙

元孙的儿子,jidere直接是jimbi的未然字,表示动词变形容词,意思是来。这里属于机翻了。




6.hafungga omolo 昆孙

来孙的儿子,hafungga是“亨通”的意思,不知道为啥用这个。




7.ineku omolo 仍孙

昆孙的儿子,ineku是“本”“这个”的意思,不知道为啥用这个词。




8.tugingga omolo 云孙

仍孙的儿子,tugingga就是tugi变形容词,tugi就是云,这里属于机翻。




9. tarsi omolo 姑表孙

前面说姑表亲都用tara,但这个词是tarsi,不知为何。tarsi就是姑表亲的意思。




10. jalahi omolo 侄孙

还是jalahi那一堆。







还有一些其它词

1.keli 连襟

我没看出来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但是总感觉不像是满语原生词汇。




2.hehe keli 妯娌

这个词居然没有用阴阳对立,估计是keli本身是阴性,变成阳性怪怪的。




3.asihan sargan 小老婆

asihan就是年轻,年龄小,估计这个词是机翻的汉语。




4.guweleku 妾

guwelembi是包养的意思,字典里都不带收的。看来满语里的妾都不是啥好词。




5.sita 夫妻直接的称呼

这个词来自si tuwa,意思是“你瞧”。我一时半会儿没想到汉语里哪个词跟它对应。

还有另外一个ere ainahabi,也是夫妻直接的称呼,大致对应汉语的“那谁”




5.gucihi 两个老婆相互之间的称呼

这个词来自gucu“伴儿”,它有趣的是一个派生gucihiyerembi,字面意思是“表现得像各个老婆相互之间的状态一样”,含义是“吃醋”




6.adage 宝贝

这个词和ajige“小”是同源词,是对小孩的昵称。类似构造的还有madage和dadage。




7niyamani 心肝

这个词来自niyaman“心脏”,也是对小孩的昵称。




8.sadun亲家

我暂时不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总结一下就是,满语自身有相当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属于苏丹式。

比较确定和蒙古语相关的的有弟弟、叔叔、舅舅、儿媳妇。婶婶、小姑子可能与蒙古语有关。

比较确定和汉语相关的有姑姑、姑父、大伯子。姐夫、妹夫、爹、娘可能与汉语相关。

剩下的一部分词汇固有,难以分析。

但是满语的亲属称谓在新清语时期也出现了构建的特征,暂时不是很好确定这些词汇的构建是dorontu官方完成的还是在民间自发完成的。

dorontu确实做过一些“阴阳对称”的词汇,例如有了hahardambi,就造了heherdembi与之对应,但由于个别证据的存在,我们依旧无法笃定新清语的词汇真是他造的而不是民间出现的。

而可以看出,似乎男方亲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而女方亲戚经常有阴阳对立。这可能与父系社会对于男方亲戚的分析更为复杂,所以在很早的时期就产生了不少不相关联的词根。而女方亲戚的分析较为落后,因而很多词汇都是从仅有的几个词根出发的,因而看起来关联性更强一些。



本文参考的文献已在文章中标出,文中观点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瞎猜的,(除了eyun是ehun变来的那句,这个观点是我之前在知乎是看到的,貌似是 @deyetu 提到的?)可以信,但不能全信。欢迎用更有力的证据证明或驳倒文中观点,记得通知我。

感谢dorontu同志对本文的大力支持,没他我真写不了这个篇幅。




最后留一个脑洞:文中提及了汉语里某些地方把爸爸叫“大”,那满语的ama会是amba来的吗?



今天考试很顺利(除了抽签抽到最后一个导致五点才出来,马上要上车了才发现平板电脑忘在考场了以外都挺顺利的),顺便更新一下。

刚才看了 @佟佳斡啜 关于赫哲语的回答,发现赫哲语里面能找到对应满语jalahi、ina的词,看来这几个词真是dorontu访探来的。

另外根据 @萧萧洛水 的提醒,这里加一下漏了的(我居然没有写拟亲属,罪过,罪过):

1.banin mafa 亲爷爷

这个词的存在价值大概是因为mafa经常用于称呼爷爷辈的路人,所以为了表示自己的亲爷爷,就需要强调一下。

banin这个词是banjimbi“生”变来的,本来应该是banjin,这里j击穿了,就只剩下了banin。

亲奶奶也是banin mama,十分对称。




2.banjiha ama 亲爹

举个例子而已,唯独爷爷奶奶用banin。banjiha是banjimbi的已然字,意思是“生了的”

其他亲的亲戚貌似都是用banjiha,尽管他们并没有生你,比如banjiha ahvn亲哥。




3.araha ama 干爹

araha的意思是“做”,这里就是“认作了的”




4.sirame eniye 继母

sirame前面介绍过了,是“接着”,接下来的妈妈就是继母了。继父也是sirame ama。




5.banirke eniye/banjirke eniye 后妈

这个词和sirame eniye没啥区别。banjirke的-rke可能是-rakv变来的,-rakv是满语动词的否定,表示“不”,banjirke eniye字面就是“不生你的妈妈”,banirke同理。




6.ujihe ama 养父

ujimbi就是“养”,ujihe就是“养了的”,养母、养子也是这个词,叫ujihe eniye和ujihe jui。但是需要注意,ujihe jui也可以表示“过继的孩子”




7.anakv jui 遗腹子

anakv直接查字典是“钥匙”,遗腹子和钥匙有啥关系?我感觉这个词可能是来自anambi“克”“妨”(我一般读一声,也就是读“方”)这层含义,表示这个孩子把爸爸妨死了。

这个词还有一个unucun的说法,unucun似乎是蒙古语的孤儿。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满文太花了,写的是umudu,这个词怎么来的我就不清楚了




8.jingkini eme 嫡母

jingkini意思是“正经的”,jingkini eme就是“正母”。此外虽然banjiha eme应该是亲妈,但是这个词也有嫡母的意思。




9.geren eme 庶母

geren的意思的“一众”,看起来是机翻的汉语。此外还有一个说法是dalbai eme,dalbai是“旁边的”,这俩词很适合穿越人士使用。




10.muhvn i ahvn 族兄

mukvn是宗族的意思,mukvn i ahvn感觉比sangka ahvn那些还要远。




11.jafaha ahvn deo 结拜兄弟

jafambi是“抓”“结(冰)”的意思,这里字面上是“攒成了的兄弟”




12.ohoi sirame ahvn deo 连肩兄弟

我不是很清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看起来是从汉语机翻的,可能是指挨着生的兄弟?




13.giyalafi banjiha ahvn deo 隔胎兄弟

同上,我也不是很清楚,似乎是指没挨着生的兄弟?




14.boigoji 家里的

这是对老婆的指称,用于给别人说自己的老婆时就用boigoji指代。这个词字面是“户主”,可能与男主外女主内有关?对应到汉语我想到的是“家里的”,不知道有没有更贴切的说法。




15.bacihi 结发夫妻

bacihi和gucihi看起来很像,这种现象和盖帽差不多,我喜欢叫它“换帽”。

换帽在满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例如fafurxambi换帽后变成tafurxambi,gerben garban换帽成为serben sarban。换帽的帽子改变似乎不太好用音变解释,因而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但是ba-这个帽我认为还是可以稍微分析一下,因为很多词含义ba-这个帽的词都有“对”的含义,例如bajargi对岸,baru方向,bakcin对手,bata敌人。bacihi可能表示的是“从小面对面长大的玩伴”一类的含义。




16.bacihi gucihi “后宫”

bacihi和gucihi放在一起用于指代大小老婆,也就是后宫了。(这个“后宫”是现代流行的说法,古代那个后宫不能这么说)

后面想起来再补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1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边的图应该发出来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5 2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出来了 只要正常上传的 就能显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5 2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Namutu 发表于 2025-4-15 20:22
发出来了 只要正常上传的 就能显示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5-4-27 01:01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