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宫殿建筑中的满族特色[ 来源:吉祥满族 |
清朝入主中原後,由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而一跃成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他们在吸收汉族犬化营养的同时,满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也对皇家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满族不仅是一个尚武的民族,而且也与我国其他民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1644年,多尔衮率八旗劲旅入关,随後决定迁都北京。同年,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内皇极门举行登极大典,满族遂由偏安一隅而入主中原,成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在汲取汉族文化营养的同时,又利用其固有的民族文化影响着其他民族。这种影响体现在封建礼制方面,并直接通过服务於统治者的皇家建筑而有所反映,从而呈现出满族建筑的文化特徵。一 宫殿建筑 清军入关,李自成农民军焚烧大内宫殿及九门城楼西遁。清王朝定鼎北京,随之明代宫室渐次修复,其格局、形制多沿其旧,然亦有按满族旧制改建者,如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代为皇后寝兴之所,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皇宫之清宁宫形制重建。面阔九间,重檐广殿顶,直欐吊搭窗,窗纸外糊,前檐东次间辟门。室内东次间与明间及西次、梢间贯通,西、北、南三面环炕,东北角设灶间,东二次间及东梢间为皇帝大婚洞房,以板壁与东次间隔断。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殿南立神杆。这种布局仿自渖阳故宫清宁宫的模式,盖源於生 活在东北高寒地区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窗户纸糊在外”的居住习俗,并与满族萨满教祭神有关。 坤宁宫内陈设与装饰也一如关外模式,室内空敞,以便举行祭神活动,在炕上设大柜。东暖阁及东西两侧穿堂天花与墙壁裱糊剪纸,官书称“镞花”。这也与满族在炕上放置大柜的传统有关。另外,剪纸是满族民间工艺,流行作为居室装饰,这种方法用於宫殿,丰富了宫殿装饰艺术的内容。 然而,,坤宁宫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关外建筑形式。清宁宫为五开间硬山造,坤宁宫则为九开间重檐广殿,加大了建筑体量,提高了建筑等级,突出其重要地位,也加强了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
二礼制建筑 清王朝建立後,要巩固其对全国特别是对广大汉族居住地区的统治,除依靠一支强大的军队以外,还须使用包括礼制在内的传统政治策略。对天地、日月、社稷、先蚕、先农以及太庙、历代帝王、先师等坛庙的祭祀照常进行,此外还增加了祭堂子这种具有满族特色的祭祀活动。满族入关以前,曾在新宾兴京老城、辽阳的东京城、吉林的宁古塔、渖阳的大东门内建立堂子。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北京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立堂子,光绪年间移至皇城内东南隅。 清光绪《钦定大清会典图》记述了堂子的形制规模,简录如下:“内垣一重,门三间,西向。门西直北为街门三,闲以朱栅。外短垣一重。正中祭神殿五间,南向。前为丹陛,又前为甬道,直达拜天圆殿。周环八柱,八面楼扉,北向。殿南正中设大内致祭立杆石座一。次稍後左右分设石座各六行,行各六重,凡石座七十二……。东南隅周以重垣,垣方。中为上神殿,规制略如圆殿,南向。门一,亦南向。内垣东北隅,角门一,东向…·:一殿瓦皆用黄琉璃。”此外,祭神殿东有储楮帛室一间,西门外西南有祭神房三间。 皇帝祭堂子,首先是祭天,祭天在祭祖之上,而‘且仪式相当隆重。月祭、杆祭、浴佛祭、马祭等,是皇帝或皇室个人的祭典,属私祭,多半派遣代表致祭;新年的第一天和出征凯旋归来都要拜堂子,为隆重大典,属公祭,由皇帝主祭,王公大臣及将土陪祭。 堂子的建立使礼制建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门类。
三 宗教建筑 满族民间主要信奉萨满教。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後,把主要矛头指向明朝所管辖的辽东地方。为解除後顾之忧,避免腹背受敌,必须搞好与朝鲜蒙古间的关系,o故努尔哈赤一方面表示要与朝鲜永结欢好,另一方面与蒙古贵族联姻,吸收他们参加後金政权,以便建立稳固的攻守同盟。同时,考虑到喇嘛教在蒙古族中的重要地位,把耸崇喇嘛教作为联合、结好蒙古的一项重要政策。 入关以後,清朝统治者仍然奉行耸崇、利用喇嘛教统治蒙藏民族的政策,这对於稳定边疆有特殊的意义。康熙皇帝曾说过:“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为屏藩。”(<承德府志·卷首一》) 广建喇嘛庙,是清王朝崇奉、扶植黄教的一项重要措施。清代前期,在北京由政府出资建造和改建的喇嘛庙就达30余座。康熙和乾隆执政期间,在承德修建了12座规模宏大的喇嘛庙。从顺治年间开始,清政府多次用帑银对五台山原有寺庙进行修葺和增饰,使北京、承德、五台山成了内地喇嘛教的三个中心。 此外,在皇家园林中也建造喇嘛庙,如北海的永安寺、颐和园的须弥灵境、香山的碧云寺等等。紫禁城内也设立佛堂多处,如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梵华楼和佛日楼等。皇家建筑中出现如此大量的喇嘛教建筑,不能不说是以满族为主体的清王朝统治期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大特色。四`园林建筑 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满族入关以後,对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尤其是夏季的酷暑。正如顺治七年 (1650年)七月摄政王多尔衮谅称:“京城建都年久,地污水咸,春秋冬三季,犹可居止,夏月溽暑难堪。但念京城乃历代都会之地,营建匪易,不可迁移。”(《清世祖实录》卷四十九) 顺治年间,曾拟建避暑宫殿,但未果行,仅对明代南苑等地进行一些修整。康熙亲政以後,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便开始利用明代旧苑营造起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先建南苑行宫,後又建香山行宫及畅春园。康熙四十二年始建避暑山庄,四十八年建赐胤祯的圆明园。雍正年间主要是扩建了圆明园,其他无大兴作。乾隆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宫廷费用也较为充裕,乾隆皇帝对园林的需北京堂子拜殿 定东陵御路石刻求也越来越大,不但对原有的园林大加重修、扩建,而且营造了新园,使有清一代苑囿有了空前的发展。清代皇家园林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仅乾隆皇帝在位的前40年,新建和扩建的园林就达1600公顷。 从康熙到乾隆,一年当中园居的时间越来越长,园林除用於游乐休憩之外,还兼有处理政务在内的其他用途,所以建筑的比重不断加大,各种设施齐备。 康熙、乾隆二帝在位期间多次南巡,醉心於江南美景,因而在造园时有意识地移入江南名胜,使南北造园艺术有机地融合,同时又不失其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从而丰富了园林的内容,开拓了创作领域。 大量建置寺庙是清代皇家园林的又一特色,几乎每座园林内都建有佛寺,有的则不止一座。佛寺竟成为一个景区的主景,甚至是全园的重点和构图中心,如北海的永安寺,其白塔是全园的制高点,作为构图中心,对全园的控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清代皇家园林的营造,既是统治者政治、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满族热爱自然、崇尚自然风尚的反映,是满族对我国园林发展的贡献。五`陵寝建筑 满族的先民经历过土葬、兽葬、树葬、火葬等各种葬俗,每一葬俗都打上独特的民族烙印。进入辽渖地区後,受汉族风俗的影响,形成了以土葬为主的新葬俗。一是先火葬,然後将骨殖装进瓦罐再土葬;二是入殓棺材的土葬,为通行的葬俗。 满族入关前曾建有皇陵3座,即盛京三陵。清王朝的祖陵,初名兴京陵,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位於今辽宁新宾县,背山面水、景界开阔,是一处自然风光与皇家陵园巧妙结合的产物。该陵占地万余平方米,主要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组成,陵园四周围以红墙。 努尔哈赤的福陵,位於渖阳东部的天柱山,陵园南向,四周建红墙,南门曰大红门。两侧设琉璃照壁,门前有石狮、华表和石牌坊。门内为神路,两侧立石兽,尽端为大碑楼,其後为陵园的主体。正中为隆恩殿,两侧有配殿,四周建城墙,南为隆恩门,北为明楼,四隅建角楼,明楼後为月牙城,再後为宝城地宫。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的是皇太极的昭陵,位於渖阳北部,占地450平方米。昭陵与福陵形制基本相同,但规模宏大,建筑装饰精细。 盛京三陵,大体采取了明陵规制,但形制简略,建筑体量也不如明陵壮观。然而其中也有独创之处,一为宝城与方城之间增设月牙城;一为陵垣上施墚堞、建角楼。此二者均非明代故有,乃其创新之处。 入关以後,清朝皇帝分葬两处,即一处以顺治皇帝的孝陵为中心,包括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内的5座陵寝,集中建造於河北遵化县马兰峪昌瑞山下,统称东陵。另一处以雍正皇帝的泰陵为中心,包括嘉庆皇帝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光绪皇帝的崇陵在内的4座陵寝,建造在河北易县西面的永宁山下,统称西陵。 采用父子分葬制,为东、西陵不同於明十三陵的特殊之处。另辟陵址始於雍正皇帝,开始藉口风水不合,後又经大臣们引经据典证明古之帝王陵不乏相去甚远之例,於是表示“朕心始安”,打破“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下令动工修建自己的陵墓,开辟清入关後的第二个陵区。 皇后另建陵寝,是清陵不同於明陵的又一独特之处。明代,皇后附葬於帚陵,妃子则另建园寝陪葬。清代后陵中,以慈禧太后的定东陵装饰最为豪华。定东陵始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共用6年时间建成。其後又有改作,直至慈禧去世前1年才最後完成。如隆恩殿建成後,因慈禧太后不满意,便下令拆除重建,仅贴金一项就用掉黄金4590而。隆恩殿庄重气派,室内梁柱构架全部彩绘贴金,金碧辉煌,令人眼花缭乱。御路、栏杆的石刻也别出心裁,一反传统模式,采用“凤戏龍’图案,反映出其不可一世的高傲。 总之,由於满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对清代皇家建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在不同门类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满族特色。这种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皇家建筑的发展,将皇家建筑推向一个新的高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