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人之初”习俗
前几天在吉林的某个网站上看到了这篇文章正好适合放在这个版块
就贴过来与大家分享 满族人对妇女生孩子十分重视,因而民间流传有“男修车前马后,女修产前产后”。满族妇女怀孕,被全家人认为是一件喜事。为了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对孕妇有好多禁忌,如不准坐锅台、窗台、磨盘,不去产房、办丧现场,不许大哭大笑,不扭身或摔倒等。
落草:
婴儿降生时,要将炕席卷起,铺上新谷草,用石头压住炕席,将孩子生在谷草上,这种生育落草习俗源自祖先渔猎时代古朴、粗犷的遗风。接生婆歌谣唱道:“日头出来红彤彤,我家宝宝要出生。大门挂彩,二门披红,三门倒挂一张弓。一张弓,三支箭,支支箭头拴红缨。一支箭射到天上去报喜,二支箭报喜射入龙王宫,三支箭送信给咱老祖宗,射进赫图阿拉城。老汗王看后心欢喜,开口封你个状元红。”
关于这个习俗,满族人有首民谣:
村东头,张大嫂,
上南园,摘豆角。
肚子疼,往家跑,
卷炕席,铺谷草,
一养养个大胖小!
如果是男孩,在大门左边挂一小把谷草和小弓箭,俗称“公子箭”,祝愿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精骑善射的巴图鲁(勇士)。满月后将小弓箭取下,挂在子孙绳上。如果是女孩,就在大门右边挂一条布朗当,象征吉祥。同时也警示人们不准进产房,以防将产妇奶水带走。婴儿吃头一口奶水要选儿女双全的产妇喂。小孩落生,要请一位本事大、性格好、长得标致的人第一个到产房,谓之“踩生”,据说谁踩的生,孩子长大后就像谁。
开奶:
孩子降生后,要找子女双全、体格健壮的族中妇女给婴儿喂第一口奶,此谓“开奶”。婴儿“开奶”后,方可由母亲喂奶。满族人认为,新生婴儿“开奶”,长大后可以去病消灾、健康成长。
新生婴儿若是男孩,称为“大喜”,若是女孩,称为“小喜”。孩子降生3天后,“大喜”之家,要在门口左侧挂上弓箭,谓之“公子箭”,希望孩子长大后“弓马纯熟”、疆场立功;“小喜”之家,要在门口右侧或门前挂一串铜钱、拴一条红布,象征吉祥喜庆。
洗三:
孩子生下第三天,请屯中一位儿女双全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澡。在铜盆温水里放上艾蒿、槐树枝、大葱,边洗边唱:“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作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洗完再用大葱轻轻抽三下,边抽边说:“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明明白白的。”然后让孩子的阿玛(父亲)将洗澡水泼到房上,亲友们都给拿鸡蛋、白面、粉条、花布等东西来下奶份子,主人更是酒肉招待。
悠车:
满族民间有个习俗,要是头胎生个男孩,姥爷要给外孙买个新悠车送去,拿着悠车一进屋时就唱道:“一车金,一车银,一车胖小子到家门。”
据说,满族人孩子睡悠车的习俗,是满族先人过渔猎生活形成的,把孩子放在地上睡觉不安全,便挂到树上,逐渐演变成悠车。婴儿睡的悠车,如果是女孩,满族人都是婴儿的姥姥给买,生男孩,则是姥爷给买。
关东民谣有:
关东山,三大怪,
窗户纸,糊在外,
大姑娘,抽烟袋,
养活孩子吊起来。
此外,满足还有一种习俗,就是为防止婴儿翻身时掉下“糠口袋”,保持婴儿的胳膊和两腿伸直伸平,母亲将婴儿的胳膊肘、膝盖和脚脖子三处,用大红色的布带子缠上,免得长弯曲了。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满族育婴睡悠车历史悠久,在早期渔猎生活中,妇女将孩子放在地上不安全,便用柳条编个长方形筐,拴上藤条挂在树枝上防备野兽侵扰,逐渐形成了睡悠车习俗。古时候用桦树皮制作,后用柳木薄板做成。长4尺,宽2尺,两头呈圆形,有底,样式像船,用4根绳子系在房梁上,离地面有一定距离。将孩子包上捆好,婴儿饿时就喂奶,喂饱了就悠睡,十分轻便,母亲还可以干一些家务活。母亲手悠着悠车,嘴里轻声哼着摇篮曲,哄婴儿入睡:“悠悠喳,巴卜喳,小阿哥睡觉吧!领银子,上挡喳,上了挡子吊膀子,拉硬弓得长大,拉响弓,骑大马,你阿玛出兵发马啦,大花翎子,亮红领子喳,挣来的功劳是你们爷俩的啊!”摇篮曲曲调温柔轻松,充满着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睡扁头:
为了使孩子翻身不至于从悠车上掉下来,也考虑长大后射箭胳膊能平直,骑马时腿的位置能端正,便将孩子胳膊肘、腿膝盖、脚脖处用布带子捆绑起来。孩子动弹不得只能仰睡,因此,满族少年身体多健美,很少弯腰驼背。满族以扁平头为美,因此枕头多装入高粱,枕在孩子头下,俗称“睡扁头”。如果孩子的头没睡扁,要遭人耻笑,被称为“南北头、奔娄头,后脑勺子”。
满月:
婴儿降生一个月时,要下悠车,娘家人要送绣花帽、玩具、“面龙”(白面捏成的龙)等,此谓“做满月”,孩子的父母要置办“满月酒”,款待前来祝贺的亲友。亲友们送的礼物大多是银制长命锁、手镯、脚镯等。“满月酒”席上吃的主食一律是面条,期望孩子“绵绵长寿”。之后,还要举行“挂锁”、“换锁”仪式。即产妇从亲属处要来彩线,结环缝绸,做成“百家锁”,挂在孩子脖子上,此谓“挂锁”。
百岁:
孩子降生满100天时,娘家派人送来特制的100个馒头,谓之“蒸百岁”。同时还要给孩子100个铜钱或100块钱,谓之“百岁钱”。
抓周:
等到孩子满周岁时,在炕上摆放刀、箭、笔、书、画、算盘、牌九等物件,让孩子任意去抓,以此来验证将来孩子长大后能干啥,从中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般都希望孩子能抓弓箭、刀枪,将来当八旗兵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吉林三杰”之一的成多禄,抓周时就握笔不放,长大终于成为著名诗书大家,《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抓周时却抓胭脂,留下了风流爱情故事。
换锁:
孩子降生时悬于门上的“公子箭”,满月后拴在子孙绳上,放入供在西墙北侧的子孙口袋里,被称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佛托妈妈。在龙虎年烧香祭祀换锁时,把子孙绳从神位扯到院东南方向的柳枝上,族中妇女抱孩子跪在柳枝前磕头以求赐福,萨满用柳枝蘸水遍洒孩子头部,又让孩子在香碟前熏一下,意为驱邪,然后取下子孙绳上的五彩线锁,套在孩子脖子上,过3天再拿下放回子孙口袋里,俗称“换锁”。
起名:
满族人给孩子起名很特别,早期多以动物为名,说是皮实好养活,努尔哈赤的名字就是汉译“野猪皮”的意思。还多以生下时爷爷的岁数命名的,生最后一个名叫老嘎达,就是最后的意思。如叫“噶勒信”是射箭快而准的意思,叫“莫而庚额”是神箭手的意思,“怀塔布”是拴住之意,寓意孩子好养活。 {:soso_e179:} {:soso_e179:} 这些老令儿好些年没人说了,有些好传统还是要重新流行起来~~~ 这些老传统,据说我都没用到过 在我们那儿有些令儿还兴……
不过孩子也是越来越娇惯了~
哪还有捆着的…… 回复 紫情 的帖子
绑腿儿悠车啥的我都用过你们小时候谁穿过“pushan” 汉子咋写我不知道 是不是满族的习俗我也不是很清楚 好东西族胞们真用心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