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说说你家乡的满族传说
在我们满族的家乡辽宁省,有三座名山,分别是鞍山的千山,丹东的凤凰山,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医巫闾山,医巫闾,女真语意为翠绿之山,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先后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如辽东丹王耶律倍,元丞相耶律楚材,大辽国萧太后(萧绰),大辽国丞相耶律隆运,北魏鲜卑慕容氏家族,金代尚书耶律履,太极宗师张三丰,大清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平西王吴三桂等等。传说就发生在医巫闾山~~话说在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时期(以下称太宗),自东北大部已经统一,开始向关内扩张,众所周知,从盛京沈阳进山海关的必经之路就是辽西走廊,必须突破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所布置的“关宁锦”防线,即山海关,广宁城,锦州城,太宗在攻打广宁城的过程中,八旗将士受到了很大的阻挠,问题在于守在广宁城的明军,好像知道八旗军的战略部署似的,重兵压到哪儿,守军就跟到那儿,这让太宗皇帝很苦恼,当天晚上想着破城之计就睡着了,梦中来了两位白发老人,老头老太太就说,你打不下来的原因是因为城里的眼睛长在外边儿了,把眼睛打了就一定能拿下广宁城进而夺取大明江山,太宗连忙称谢并问老人家名讳,老头告诉他,我就是本地的,姓胡呀!
到了第二天,太宗皇帝派了一支精锐部队,化妆改扮,到城墙附近察看老人所说的眼睛,原来在城楼的四角和城墙儿下,都有暗堡,外面的一举一动都看的非常清晰,这样就好办了,派了几十门红衣大炮专打“眼睛”,这样一来就顺利的拿下了广宁城,事后太宗皇帝不忘恩情,四处寻访本地神明,原来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这医巫闾山又叫广宁山,山上住着修行得道的狐仙,这两位梦中老人就是现在辽宁人们特别是辽西人们熟知的胡三太爷,胡三太奶,两位神明。
这样一来,太宗皇帝马上下令在医巫闾山的大石棚建了一座胡仙堂,以慰藉有恩之神明,有清一代,历代帝王如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都亲自到过这里祭拜,并且每次回东北老家拜祖祭山,都在此下榻,至今香火不断!
(去医巫闾山游玩儿的朋友不要忘了去大石棚看看,必将是美好的回忆。)
郑重声明:本文仅作为满族神话故事,并无半点儿民族极端主义和封建迷信主义,引用本文者所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负,与本人和本网站无关,谢绝转载及它用。
回复 海青飞翔M 的帖子
1楼
狐仙洞
在崂山东麓的黄山村西,有一处石头垒砌的石洞。当地人叫它狐仙洞。传说是供奉胡三太爷灵位的地方。
每年正月初八,传说是胡三太爷的生日。不少当地人和市民都带着各种供品香纸,虔诚地前来拜谒。平时也有三俩村民或者市民来这里焚纸烧香许愿还愿。据说非常灵验。
狐仙,即胡三太爷,真正的名字是胡峄阳。《青岛市志》的《崂山志》人物部分,做了如下介绍:
胡峄阳,民间讹传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瀛,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清即墨城阳人。约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少年时就读于洼里、慧炬院,清顺治十年(1635年)16岁应童子试时,守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他怒不受辱,拂袖而去,法是终生不应试,以后设馆授徒为生。
胡峄阳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瓦牖,悠然自得。虽雅工制艺,但视进取之途泊如也,唯与老山百福庵蒋青山道长相交甚密。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现仅有《易象授蒙》和《柳溪碎语》,《柳溪碎语》手抄本为70页,共1万6千字。胡峄阳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死后,胡氏族人尊为十世祖,并在流亭村建胡峄阳祠堂,堂内挂对联一付,上联为:“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
民间传说他曾经预言“崂山永远不会有洪涝地震等灾害”,还说“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确,崂山属于花岗岩结构,三围大海,所以,从地质构造和地形来讲是不会有地震和洪水灾害的。这说明胡峄阳的确通晓很多方面知识。
狐仙洞附近有一个坟头,据说是一只狐狸的。至于和胡三太爷有什么关系就没有什么深究了。但是关于狐狸的传说,当地人能给你说三天三夜。
在明末崛起于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史称后金.后来,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将民族名称改为满。那么,皇太极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民族名称改为满族呢,这话得从皇太极小时候说起。
皇太极很小时是个孤儿,可能是因为人长的憨厚吧,人们都叫他小憨儿。小憨儿八岁那年,流浪街头时,遇上都督府里的管家(沈阳,明朝所属),管家看这个小孩儿虽衣着褴缕,满面污垢,却从眼神里透出一股英气,便将其领回府中,安排在马棚里帮着喂马,同时在马棚的角落里铺一些干草,就成了小憨儿的下榻之所了。小憨儿总能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出色,马棚里每天都打扫得干干净净,马的夜草也吃的很足,人勤马壮,所以都督府里的上上下下都很喜欢这个小男孩。后来小憨儿也就可以去做一些其他杂役,如:给都督洗脚、擦鞋、牵马等事。
小憨儿做每一样事都十分认真,给都督洗脚时从脚面洗到脚底,从脚跟洗到脚指夹缝,动作既轻盈又麻利,都督被伺候得十分舒服。在为都督洗脚底时,他发现都督左脚底有五颗红痣,心想,是不是每个人的脚底都长红痣呢?可我脚底为什么是七颗红痣呢?都督似乎看出小憨儿在看他脚底的那五颗红痣,便得意的说:“你在看我脚底的五颗红痣吧?”“嗯哪”“这可是个宝哇,”小憨儿用探寻的目光看着都督“红痣算什么宝?”,“没有这五颗红痣,我就当不上这个都督了,”“是嘛?”小憨儿有点吃惊的仰脸看着都督,便追问一句:“不是谁的脚底都长红痣吧?”都督摸着不长的胡须,慢条斯理的说:“怎么会谁都长呢?这是命中带来的,我长五颗红痣当了都督,若是长七颗红痣,就能当皇上了,呵呵,可惜我没有那个命呵……”小憨儿听了一惊,立时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呵……”长嘘一口气,一字一字地说:“都-督-您-的-命-真-好!”
一晃儿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京城里降下密旨,说:据观星官报告,发现当今又出现一个天子星,此人落在东北,现在正是忽明忽暗尚不成熟期,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以消除国家之后患!于是,整个都督府管辖的范围内都紧张起来,对辖区内的一切可疑人进行搜捕,宁肯错杀一千,也不能剩下一个!接着,朝庭降下第二道密旨:该人就在都督府内,要严查不怠,这时整个都督府的气氛十分紧张,立时从平安无事上升到红色预警,对府内的所有人,进行拉网式的搜查,但是,唯独没去搜查小憨儿,因为他的身份太低了,他不但没有资历,就连一个字都不认识,11岁的孩子能做什么,要不是穷,马都不一定会让他喂,小憨儿就此躲过一劫。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当人们都已经进入沉睡的五更天时,都督的最小夫人满桂英披着红棉袄起夜解手,一出门便发现马棚红光四射,以为是着火了,便走近细看;当走近时,丈高的红光不见了,只见一角落里似乎有微微的红光,她继续靠近红光,红光一点都不见了,只见小憨儿仰面躺在草堆上睡觉,还能清楚地看到一条小小的蛇在小憨儿的七窍(眼、耳、鼻、口……)钻来钻去,而小憨儿竟全然没有感觉一样的熟睡着。看到这一切,满桂英立时联想到“搜查”一事,而且断定,小憨儿就是要搜查的人。
她急忙叫醒小憨儿:“小憨儿,快醒来,你必须马上离开都督府。”
似醒非醒的小憨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干什么去呀?”
“现在全府上下要抓的人就是你,你必须马上离开!”
一听到要抓的人是自己,小憨儿一下子全醒了,“那怎么办呀?”
女真女子满桂英,必竟是大家闺秀又在都督府呆了几年,对事物的判断能力高于常人,在都督的影响下,胆识与谋略也不在英者之下,再加上她具有祖传的民族义气,她决定救小憨儿。“别怕,你听我的,一定会转危为安的”!
“那你快说呀”小憨儿着急的催促着。
“我马上回屋去取来出入城门的令牌,你会顺利的从南门出城门;出南门后,绕过西门往北走。”
“我直接从北门走可以吗?”
“不行,明晨发现城内走出人后,一定先沿着此人出城门的方向搜查,这样,很快就会抓到你。如果你出南门后再向北走,他们到城南搜查不见人后,才会反映过来你一定是去了北面,这时,你已经走出很远了,北面是一片荒野,一旦你进入荒草甸子,他们抓到你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满桂英迅速的取来令牌,同时把房间里的所有点心也包上,来到马棚后,又把红棉袄披在小憨儿身上,告诉小憨儿:“出城时有人问,你就说我让你出城找马……”
小憨儿虽说是个孩子,但女真人的感恩之心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当即便给满桂英叩头发誓:“大恩不言谢,以后我小憨儿若真能得天下,我的民族,就改名叫满族,以谢夫人救命之恩!”
小憨儿按照满桂英的指点离去时,天已经快亮了,满桂英回到自己的房间,拔剑自刎!
不知道可信不可信,听别人说的 无有边际的北大荒,一人多高的荒草,连年枯荣延续,新长出的青草直指蓝天时,去年的枯草还在根部盘结,原始的草原虽然美不胜收,但对于逃难者,真是阻碍重重,不要说草叶能划破脸,就是每行走一步,都需付出巨大的努力,一脚踩下去,如同踏在草堆上,轻者颤抖几下过去了,重者如同掉进陈年枯草掩盖的陷井之中,需费很大力气才能把脚跋出来,之后,再迈下一步,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跋涉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了。11岁的小憨儿按照小夫人满桂英的指点出城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向北逃生。
再说都督府走个小憨儿,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只是上上下下忙着满桂英的丧事,都督也在疑惑,小夫人为什么要自尽?两天后,都督府又接到朝庭的第三道圣旨:目标已经离开都督府,正在向北移动,必须立即捉拿归案。这才把小憨儿的离去与满桂英的死联系起来,而且,断定朝庭要抓的目标就是小憨儿。
立即出兵搜查荒原,经过一天的拉网式搜查后,不见一个人影,领头的想,在这么大的草原里搜查一个小孩子,就如同到海里捞针,还不如一把火把荒草点着,里面有什么,都活不了,只要小憨儿死了,也就算完成任务。于是,命令士兵点火烧草原。千年的荒草一见火,瞬间形成旋风,旋风立刻抱着火团向草原深处漫撒,火大成风,风助火势,一个北大荒立时化成火海。
再说小憨儿走了一夜两天了,也不知自己走了多少路,累得筋疲力尽,这时看看太阳已经在头顶上了,决定休息一会儿,刚躺到草地上就沉沉的睡了。睡了多久,他也不知道,只是醒来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小憨儿在想,真怪呵,我不是一直在荒草里穿行吗,现在怎么还能看到西下的太阳了呢?
此时他才注意到,原来的那些荒草都不见了,一眼望去,漆黑一片,有的地方还冒着烟,哦!荒草被火烧没了。再一看,自己身边的草还在,不过草都是湿漉漉的爬在地上,边上还躺着一条死狗。细看这只狗,全身如同水浸过一样,晃然大悟的小憨儿立即感到是这只狗救了自己,便沿着没有被火烧的湿草方向走去,约一里地的样子,有一条小河,这只狗就是在这条小河里把自己的全身打湿后,跑到睡熟的小憨儿身边打滚,把小憨儿身边的草弄湿后,再到河里去取水,不知反复多少次,凶猛的荒火才没有烧到熟睡的小憨儿,然而,狗却累死了……面对这有情有意的陌生的救命狗,小憨儿泣不成声,用手扒开北大荒的黑土,埋葬救命恩狗后,跪在狗头的方位,对天发誓:“老天在上,我小憨儿有朝一日若能得天下,我的民族一定视狗为亲密朋友,全族的任何人都不能吃狗肉,也不能用狗皮做帽子”!(因当时东北人很多人用狗皮做帽子)
小憨儿在烧焦的荒地里继续向北走,虽然烧过的草原草木灰时而被风旋起呛得很,但是,苍天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打开一个窗子。满桂英送给他的红棉袄被草木灰染成了黑色,小憨儿被飞扬的草木灰困扰的同时,却可以在灰堆里捡到烧熟的野兔肉等食品充饥。
再说都督府的官兵把荒草烧后,向朝廷汇报,大患已除,而朝廷降下的第四道圣旨却说,目标仍然在向北移动,要抓紧追捕!都督接到密旨后,哪敢待慢,立即发兵对烧焦的荒原进行地毯式搜查,不见人不能收兵。
此时的小憨儿已经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以为自己已经离都督府很远了,危险已经过去了。这时,他看到头顶上铺天盖地的老呱打场(场,二声,盘旋之意。乌鸦,东北人叫老呱)而且老呱群飞的越来越低,几乎就在头上盘旋,小憨儿也累了,干脆坐下来欣赏这精彩的老呱打场吧,随着他的坐下,老呱群的所有老呱,如同听到命令似的,都降落在地面,小憨儿的身上也落上几只乌鸦,一眼望去,漆黑一片,着实蔚为壮观!十一岁的小憨儿,并没有害怕,还和落在身上的老呱玩了起来。
再说都督府的官兵在搜查的过程中,也发现前方成千上万只老呱从天而降,密密实实在铺了一地。指挥官发令:如果前面有人,老呱就不会落在那里,绕开老呱群,继续向前搜查。已经形成一字形的搜索士兵,立即左右分开,改成八字形继续向前搜索,这样,中间便留出一条宽宽的真空带,成为小憨儿逃生的唯一出口。
休息了一阵子的小憨儿,觉得自己该赶路了,放下手中的老呱,站起身来,随着他的站起,老呱群如同接到命令一样起飞,这回起飞的高度是一人多高,飞行方式不是翱翔,而是上升与俯冲交替进行的花篮式飞行,从远处看去,分明是一个由飞鸟构成的、宠大的、动态乌金宫殿。小憨儿就是在这动态乌金宫殿里,在众多老呱的簇拥下,走进了女真族的地界。
再说官兵们发现自己已经逼近女真族的边境,再往前走,就会引起边境战争,所以,只能收兵了。
进入女真族地界不远,这群老呱似乎是接到了命令,同时调头,浩浩荡荡地往回(南)飞去,地面上只留下了小憨儿一个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小憨儿恍然大悟——老呱是护我脱险的,他再次纵泪横流,向着老呱飞去的方向长跪发誓:有朝一日我小憨儿真能得天下,老呱就是我民族的神鸟,我全民族不但不准打老呱,还要按时供养!
一路逃难,小憨儿经受了劳筋骨苦心志的磨砺,他懂得了拥有军队的重要性,至于他何时拥有军队,如何南征北战,怎么得到政权,何时把小憨儿的名字改成罕王的,此文无庸赘述,但是他成为清朝的开国皇帝是事实,东北至今还留有一个谚语:“老罕王坐北京,心满意足了”!也是事实。重要的是,他得到天下之后,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从此女真族改成满族这是事实,满族人不吃狗肉不带狗皮帽子这是事实,268年的清朝皇宫里一直都有专人喂养乌鸦也是事实!我赞美满族先人的一言九鼎,赞美满族后裔的承诺继承,赞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超然典范!
在中华56个民族的图腾中,满族的图腾仍是老呱(乌鸦),现在北京城内乌鸦的数量仍居全城百鸟之首。如果你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每天早上日出时,三三两两的乌鸦结伴向城外飞去,站在地面向上看,视野里一个小时之内不会没有乌鸦向城外飞行;晚上日落之前,又是三三两两的乌鸦向北京城中间汇集,约一个小时能全部进城。这些乌鸦白天去哪里?晚上回哪里?经过多次细心观察与考究,我发现,乌鸦白天去燕山一带觅食,晚上回到长安街两旁的杨树上栖息,相信中南海里面的杨树上,晚上也会有乌鸦栖息,。有一些人提议,把这些乌鸦都药死,因为他们每晚的粪便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好在,我们的最高领导机关并没有同意,才能让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精彩景致一直保留到现在。
满族的图腾“老呱(乌鸦)”,在中华世纪坛顶层可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