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2 06:53:52

阎崇年:浑河文明与满族贡献

2013-3-20 19:05:40作者:阎崇年
内容摘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汉中,有两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浑河流域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贡献更辉映着浑河文明。
  一
  满族的发祥地,有人说在黑龙江与精奇里江(今俄罗斯结雅河)汇流处附近地方。其根据是一个神话和传说。朝鲜《李朝实录》记载,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主要活动在长白山、图们江下游一带地方。后建州女真南迁,到浑河及其支流苏克索浒河(今苏子河)流域地方。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地方出生、成长、起兵、发展,并建立以赫图阿拉为中心的基地。
  建州分为许多部,主要有建州本部——苏克索浒河部、董鄂部、哲陈部、完颜部、浑河部,还有长白山三部——鸭绿江部、讷殷部、朱舍里部等。满洲部是建州女真中的一个小部落,后来发展成为满洲的核心。以上这些部落都生息繁衍在浑河及其支流苏子河地带,浑河部的部名,满洲部的核心地区赫图阿拉,都可以证明:满洲族的发祥地,以城来说在赫图阿拉,以河来说在浑河流域。
  由上,可以说满族的发祥地在浑河及其支流地带。杰出人物的成长,必有一定的地理条件即空间条件。所谓“地灵人杰”,“地灵”就是指的地理条件,是浑河孕育了满洲文明,而满族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满族对中国、对人类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一是营建大清帝国。中国少数民族营建大一统皇朝的只有蒙古和满洲,“康乾盛世”的清帝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是奠定中国版图。盛清时疆界,东临大海,南极曾母暗沙,西达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跨大漠,东北连外兴安岭,疆土约1 250余万平方公里。
  三是多民族的统一。清帝系少数民族,处理民族关系同汉族皇帝有所不同,清代民族关系是中国皇朝史上最好的时期。
  四是创制满洲文字。当时东北亚通古斯语诸民族均无文字,满文创制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件大事。现存满文图书1000余种,满文档案200余万件,其数量与价值是其他少数民族所不能比拟的。
  五是编纂文化典籍。编修《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满文大藏经》、《律历渊源》、《无圈点老档》(又称《旧满洲档》)、《满文老档》等为后人留下了重要历史文献。
  六是英杰人物辈出。在中华历史人物星汉中,满族是55个少数民族里贡献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和科学家最多的一个民族。
  七是中国人口激增。清道光时人口突破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八是吸收外国科技。玉米、白薯普遍推广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西方科技、文化大量传人中国。
  九是兴建皇家园林。满族是游猎民族,继辽、金、元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一统、国库丰盈,大规模地兴建皇家园林。在北京有“三山五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畅春园、圆明园;在京外有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等,将造园艺术推向中国皇朝园林史上的顶峰,并留下珍贵的园林文化遗产。
  十是保护历史文物。多尔衮一反历代大一统王朝对前朝宫殿焚、毁、拆、弃的做法,对故明燕京紫禁官阙下令加以保护、修缮和利用。纵观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朝之前,所有大一统王朝兴国之君,宸居前朝宫殿,史册盖无一例。
  由上述10例可以看出:满族360年来,对北京、对中国、对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2 06:55:42

浑河文明不仅孕育伟大的满族,而且哺育满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汉中,有两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但是,成吉思汗奠基的元帝国,仅享祚89年;努尔哈赤奠基的清帝国,则绵祚296年。努尔哈赤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大清皇朝,占据中国历史舞台长达296年,为自秦以降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努尔哈赤则是大清皇朝的开创者,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在中国秦始皇以降两千多年的皇朝历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上述4位开创大一统皇朝的君主中,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人,只有努尔哈赤是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创的大清帝国,在“康乾盛世”时的世界舆图上,是一个疆域最为辽阔、国力最为强盛、人口最为众多、物产最为富庶的大帝国。所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时代,他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因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一位尤应被重视的伟大的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以其开创精神、勇敢沉着、独立人格、文犷武骨、心智韬略、胸襟宽弘、刚毅坚韧、善于协调等品格,使他做出了十大贡献。
  第一,整合女真各部。女真自金亡之后,各部纷争,不相统属,元明300年来,未能实现统一。历史上各民族间争斗厮杀,其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位杰出的民族领袖,能将本民族各种利益集团协调统一起来。努尔哈赤促成女真—满洲的民族大统一,确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情。
  第二,统一东北地区。努尔哈赤兴起后,基本统一了东北地区。后其子皇太极继续统一东北地区。清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诏告天下:“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大、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就是说,东自鄂霍茨克海,西迄贝加尔湖,南濒日本海,北跨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明奴儿干都司、辽东部司和蒙古辖境内的各族人民,均已被置于清初的管辖之内。东北地区的重新统一,结束了元末以来近300年民族之间、部族内部蹂躏掳掠、相互杀伐的局面,进而为后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努尔哈赤父子奠定的清初对东北的统一,后来沙俄东侵,日本西进,东北疆域,外强争逐,谁人占有,实在难卜。  第三,创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以八旗制度为纽带,把女真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女真的部民按照军事方式,分为固山、甲喇、牛录三级,加以编制,从而使分散的女真各部,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产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满洲之外,后又建制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前古未有,后世也无。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第四,制定满洲文字。金亡后女真文到明中期已逐渐失传。努尔哈赤兴起后,为适应其社会发展,遂倡议并主持创制满文。其时,东北亚通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除满洲外都没有文字。满文记录下东北亚地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资料。满文通行后成为满汉、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所以,努尔哈赤主持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上、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五,促进满族形成。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统一东北地区,开始了形成满洲民族的历史过程。满洲族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以女真为主体,融会部分汉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朝鲜人等组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为了反映这个满族共同体的事实,需要将民族名称规范化,皇太极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l1月22日),诏谕以满洲为族名。从此,满洲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国、也出现在世界的史册上。清军进关,入主中原;满洲族成为清朝的主体民族。满洲族初由东北边隅小部,继而形成民族共同体,以至发展到当今千万人的大民族,而满洲族肇兴的领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第六,建立大金政权。创大业者,必立根本。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佛阿拉建城,并在此接见朝鲜使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作为一个局处边境一隅的满洲族首领,参照蒙古政权、特别是中原汉族政权的范式,在赫图阿拉,自践汗位,建立后金(大金)。如果一个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不能创建一个政权,他就不能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王朝。努尔哈赤创建政权,建立基地,并逐渐巩固与扩大,以支持其统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他陷抚顺、败杨镐,取开原、下铁岭,克沈阳、占辽阳,夺广宁、据义州,都城先迁辽阳,继迁沈阳。后顺治帝人关,迁鼎燕京,入主中原。清自后金开命元年( 161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历296年,努尔哈赤则是大清皇朝的开创者,大清帝国的奠基人。
  第七,丰富兵坛经验。努尔哈赤25岁起兵,至68岁去世,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他缔造和指挥的八旗军,在17世纪前半叶,不仅是中国一支最富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且是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骑兵。努尔哈赤统帅这支军队,先后取得12次大捷。他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以逸待劳、设伏诱敌、铁骑驰突、速战速决,发挥高超智慧,为其精彩之笔。他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兵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都为军事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兵法之书》,是其军事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军事谋略的结晶,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古代军事思想的宝库。
  第八,制度抚蒙政策。努尔哈赤制定绥服蒙古的政策,是清廷对蒙古治策的基石。先是,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边患。为此,秦始皇连接六国长城而为万里长城。至有明一代,明英宗也做了蒙古瓦刺也先的俘虏。明代蒙古问题始终未获彻底解决,徐达与戚继光为巩固边防而大修长城。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这是中央政权(元朝除外)对蒙古治策的重大创革。努尔哈赤用编旗、联姻、封官、会盟、赏赐、围猎、赈济、朝觐、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联姻不同于汉、唐的公主下嫁,而是互相婚娶,真正成为儿女亲家。重教也是一样,清尊奉喇嘛教,以加强同蒙、藏的联盟。似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史上的匈奴、蒙古难题,到清朝才算得解。后来康熙帝谈到外蒙古即外喀尔喀蒙古时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而清朝对蒙古的抚民固边政策,其经始者就是天命汗努尔哈赤。

东北满族 发表于 2013-3-22 06:57:18

第九,推进社会改革。努尔哈赤在44年的政治生涯中,不断地进行着社会改革。在政权机制方面,他逐步建立起以汗为首,以五大臣、八大贝勒为核心的领导群体,并通过固山、甲喇、牛录三级组织,将后金社会的军民统制起来。他从历史教训中,不断地探索朝政议决、汗位举废之制度。尔后,创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并肩同坐,共议大政,断理诉讼,举废国汗,八旗合议,而非独裁,即实行贵族共和制。这是自秦始皇以来2000年中国皇朝史上,在朝政议决与皇位继承制度上的重大创举。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死后,虽汗位继承实行公推制,但这项制度在定鼎燕京后未能贯彻下去。在经济体制方面,他先后下令实行牛录屯田、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制度,将牛录屯田转化为八旗旗地,奴隶制田庄转化为封建制田庄,从而形成八旗封建军事土地所有制。在社会文化方面,随着八旗军民迁居辽河流域,女真由渔猎经济转化为农耕经济,初步实现了满洲社会由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转变。
  第十,决策迁都沈阳。先前,辽设五京,没有沈阳;金设五京,也没有沈阳。元朝东北行政中心,在辽阳;明朝辽东军政中心,也在辽阳。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后,迁都辽阳。后金天命十年即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决策迁都沈阳,但贝勒诸臣反对。天命汗力主迁都沈阳,谓:“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进来;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努尔哈赤综合考虑了历史与地理、社会与自然、政治与军事、民族与物产、形胜与交通等因素,而做出迁都沈阳的重大决策。从此,沈阳第一次成为都城。后经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的开发,沈阳及辽河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得到全面的开发与迅速的发展。似可以说,近代辽河流域、沈海地带的区域经济开发,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其经始者。
  综上所述,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在人类文化史上,留下一二项记录,已属不易,何况十项!界定努尔哈赤为伟大的历史人物,上述十项业绩,可做历史证据。
  浑河流域孕育了满族及其英雄人物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伟大功绩,满族的伟大贡献,都为浑河文明,增添绚丽光彩。

(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阎崇年:浑河文明与满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