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文明不仅孕育伟大的满族,而且哺育满族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汉中,有两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但是,成吉思汗奠基的元帝国,仅享祚89年;努尔哈赤奠基的清帝国,则绵祚296年。努尔哈赤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大清皇朝,占据中国历史舞台长达296年,为自秦以降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努尔哈赤则是大清皇朝的开创者,大清帝国的奠基人。在中国秦始皇以降两千多年的皇朝历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上述4位开创大一统皇朝的君主中,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人,只有努尔哈赤是满族人。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创的大清帝国,在“康乾盛世”时的世界舆图上,是一个疆域最为辽阔、国力最为强盛、人口最为众多、物产最为富庶的大帝国。所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时代,他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因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一位尤应被重视的伟大的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以其开创精神、勇敢沉着、独立人格、文犷武骨、心智韬略、胸襟宽弘、刚毅坚韧、善于协调等品格,使他做出了十大贡献。
第一,整合女真各部。女真自金亡之后,各部纷争,不相统属,元明300年来,未能实现统一。历史上各民族间争斗厮杀,其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位杰出的民族领袖,能将本民族各种利益集团协调统一起来。努尔哈赤促成女真—满洲的民族大统一,确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情。
第二,统一东北地区。努尔哈赤兴起后,基本统一了东北地区。后其子皇太极继续统一东北地区。清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诏告天下:“予缵承皇考太祖皇帝之业,嗣位以来,蒙天眷佑,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大、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就是说,东自鄂霍茨克海,西迄贝加尔湖,南濒日本海,北跨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明奴儿干都司、辽东部司和蒙古辖境内的各族人民,均已被置于清初的管辖之内。东北地区的重新统一,结束了元末以来近300年民族之间、部族内部蹂躏掳掠、相互杀伐的局面,进而为后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努尔哈赤父子奠定的清初对东北的统一,后来沙俄东侵,日本西进,东北疆域,外强争逐,谁人占有,实在难卜。
第三,创建八旗制度。努尔哈赤以八旗制度为纽带,把女真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女真的部民按照军事方式,分为固山、甲喇、牛录三级,加以编制,从而使分散的女真各部,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产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满洲之外,后又建制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前古未有,后世也无。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第四,制定满洲文字。金亡后女真文到明中期已逐渐失传。努尔哈赤兴起后,为适应其社会发展,遂倡议并主持创制满文。其时,东北亚通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除满洲外都没有文字。满文记录下东北亚地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资料。满文通行后成为满汉、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所以,努尔哈赤主持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上、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
第五,促进满族形成。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统一东北地区,开始了形成满洲民族的历史过程。满洲族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以女真为主体,融会部分汉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朝鲜人等组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为了反映这个满族共同体的事实,需要将民族名称规范化,皇太极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l1月22日),诏谕以满洲为族名。从此,满洲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国、也出现在世界的史册上。清军进关,入主中原;满洲族成为清朝的主体民族。满洲族初由东北边隅小部,继而形成民族共同体,以至发展到当今千万人的大民族,而满洲族肇兴的领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第六,建立大金政权。创大业者,必立根本。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佛阿拉建城,并在此接见朝鲜使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作为一个局处边境一隅的满洲族首领,参照蒙古政权、特别是中原汉族政权的范式,在赫图阿拉,自践汗位,建立后金(大金)。如果一个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不能创建一个政权,他就不能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王朝。努尔哈赤创建政权,建立基地,并逐渐巩固与扩大,以支持其统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他陷抚顺、败杨镐,取开原、下铁岭,克沈阳、占辽阳,夺广宁、据义州,都城先迁辽阳,继迁沈阳。后顺治帝人关,迁鼎燕京,入主中原。清自后金开命元年( 161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共历296年,努尔哈赤则是大清皇朝的开创者,大清帝国的奠基人。
第七,丰富兵坛经验。努尔哈赤25岁起兵,至68岁去世,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他缔造和指挥的八旗军,在17世纪前半叶,不仅是中国一支最富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且是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骑兵。努尔哈赤统帅这支军队,先后取得12次大捷。他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以逸待劳、设伏诱敌、铁骑驰突、速战速决,发挥高超智慧,为其精彩之笔。他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兵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都为军事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兵法之书》,是其军事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军事谋略的结晶,极大地丰富了中华古代军事思想的宝库。
第八,制度抚蒙政策。努尔哈赤制定绥服蒙古的政策,是清廷对蒙古治策的基石。先是,自秦、汉以来,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边患。为此,秦始皇连接六国长城而为万里长城。至有明一代,明英宗也做了蒙古瓦刺也先的俘虏。明代蒙古问题始终未获彻底解决,徐达与戚继光为巩固边防而大修长城。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完全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的做法。这是中央政权(元朝除外)对蒙古治策的重大创革。努尔哈赤用编旗、联姻、封官、会盟、赏赐、围猎、赈济、朝觐、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联姻不同于汉、唐的公主下嫁,而是互相婚娶,真正成为儿女亲家。重教也是一样,清尊奉喇嘛教,以加强同蒙、藏的联盟。似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史上的匈奴、蒙古难题,到清朝才算得解。后来康熙帝谈到外蒙古即外喀尔喀蒙古时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而清朝对蒙古的抚民固边政策,其经始者就是天命汗努尔哈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