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身组织 所谓正身,是旗人内部的一种划分,如果用现代的词汇来解释,正身大概相当于“正规公民”或者“一等公民”。 明白了正身的意义,我们就来讲正身旗人的组织。 正身旗人的组织,由上到下,依次为:旗----参领---佐领---个人。也就是说,一个旗,由数个参领组成,一个参领由数个佐领组成,而佐领则是一定数量人口的集合。 旗(gvsa) 旗,又译为“固山”,是八旗制度中,最大的组织。最早的时候,旗是不分民族的,各种民族的人丁,组成了各个旗。但是后来,由于旗的人口愈来越多,需要也有所不同,于是,原先的一个旗,变渐渐分出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在清代,对于这三种旗的统称,称为“三旗”。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同一个颜色的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是独立的,而实际上,旗是唯一的,满洲、蒙古、汉军则是旗的细分。如镶蓝旗旗主,就同时是镶蓝旗满洲、镶蓝旗蒙古、镶蓝旗汉军的共有旗主,可见同旗色之间,虽然有满洲、蒙古、汉军的区分,但是其关系十分密切。正因为这样,清初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旗属时,并不把“民族属性”放在“旗”之前,叫“汉军某旗”,而是先提旗色,称为“某旗汉军”,这点需要我们了解。不过清中叶之后,“汉军某旗”的说法也屡见不鲜。 原本的八旗,分成了满洲、蒙古、汉军三个细分,于是,就有了镶黄旗满洲、镶黄旗蒙古、镶黄旗汉军等24个旗,清代一些资料中提到的“二十四旗”,说的就是这种细分的方法。 参领(jalan) 参领,又译“甲喇”,是旗之下的组织,次于旗,是旗下一级的组织。满洲旗、汉军旗,一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这个比例,直到清末都没有变化。 比较有趣的是,满洲参领、汉军参领,在汉语上,均称作“某某旗满洲/汉军第某参领”,但是在满文上,第一参领被称为“Fere jalan”,意即“底甲喇”。而第二、三、四、五参领,分别为“Jebele meiren”、“Jebele dube”、“Dashvwan meiren”、“Dashvwan dube”,即“右翼肩膀”、“右翼末”、“左翼肩膀”、“左翼末”。形象的体现了,各参领在行军的位置。 参领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旗和佐领之间的链接、统和,其本身只是一种编制,我们不做细节讨论。 佐领(niru) 佐领,又译“牛录”,是参领之下的组织,也是八旗最基本的组织。最早的时候,是300人丁组成一个佐领,而五个佐领组成一个参领。但是实际上,多少人丁组成佐领,这个人数一直在变化,康熙时期,这个数字曾经是150,后来又曾经是100,等等。从实际上来看,八旗各佐领人丁差距相当大,而最开始“5佐领=1参领”的公式,也早就被打破。清末一个参领中,一般会有十多个佐领,而蒙古、汉军旗中的佐领要少很多。 清代八旗佐领,大体来说共有四种:勋旧、世管、互管、公中。 第一种,勋旧佐领,是女真、蒙古一些部落,整个部落投奔而来的,比如说,哈达部的一个小部,头目为A,A带领着这个小部落来投奔,这个小部落的人口被编成一个佐领,而佐领的管理人员,以部落的头目某A家族世袭。 第二种,世管佐领,是某一个姓氏,率领本家族来投奔的。比如说,某个家族,某一个支系多少多少人,前来投奔,这个支系的人口被编为一个佐领,这佐领的管理人员由这个家族的族长支系、或者是世职最高一脉世袭。 这里说一下,有些人分不清勋旧佐领和世管佐领,因为二者都是“带领人口投奔”而来的。其实他们的区别很简单,勋旧佐领管理人员的原始地位,一般都是某个部落的首领,也就是说,勋旧佐领的人口,实际上是一个女真(或蒙古)贵族,带领着他的属下们组成的。而世管佐领,没有这种部落首领和属下人的阶级差距,他们的内部差距,只是族长和族人的差距。 第三种,是互管佐领。互管佐领实际上是世管佐领的一种变体,大家都知道,构成一个牛录,需要一定的人口。清初的定制是300人一牛录,举个例子,现在有A氏150人,B氏150人,分开构成牛录的话,无法构成佐领,这时候就把两个姓氏的人组合起来,变成一个佐领。而这个佐领的管理人员,由两个家族轮流出任,也就是由两个家族同时世袭。 最后一种是公中佐领,公中佐领来源很多,最常见的是因为世管佐领的人丁滋生很多,然后将滋生人丁拨出,另立为牛录的,另外一些有的是因为换旗,调换的;有的是因为勋旧、世管、互管佐领世袭的家族绝嗣,或者是世管佐领世袭家族出现内斗等等原因。公中佐领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管理人员,均不世袭,由皇帝直接安排,这是和前三种佐领截然不同的地方。 另外补充的是,还有一种佐领,叫做“优异世管佐领”,它经常被当做一种独立的佐领形式。但是他实际上上应该算作特殊的世管佐领,是由建有极大功绩的功臣统领的世管佐领。介乎勋旧佐领和世管佐领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