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8688|回复: 23

[清代] 璩璇阁八旗十讲 第一讲 八旗的基本构架和各个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1 12: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橘玄雅 于 2011-6-21 12:59 编辑

璩璇阁·八旗十讲

第一讲·八旗的基本构架和各个结构


提纲

·八旗的基本旗色

  ·“正”和“整”、“镶”和“厢”

·八旗正身组织

  ·旗

  ·参领

  ·佐领

    ·勋旧佐领

    ·世管佐领

    ·互管佐领

    ·公中佐领

·八旗正身的组织结构

  ·太祖时期结构

  ·太宗时期结构

  ·世祖之后的上三旗结构

  ·世祖之后的下五旗结构

·八旗非正身组织

  ·包衣

    ·包衣佐领

    ·包衣管领

    ·包衣分管

    ·辛者库

  ·包衣组织结构

  ·旗下家奴

  ·包衣和旗下家奴的清代区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问题是,八旗的最基本定义。也就是八种旗色,代表八个独立而又具有联系的组织,这个组织,就叫做“旗”。八旗的旗色,是黄、白、红、蓝四色,各有正、镶两种。

正旗,即是一个旗面上,主要颜色是一种颜色的旗。正旗的特点是四四方方,如图,即是正黄旗。

与之相对应,镶旗则是,在旗面的主要颜色上,外沿有一条镶边的旗。镶黄、镶白、镶蓝旗的边缘,均是红色镶边,而镶红旗,则是白色镶边。镶旗的特点,是旗的一边成三角形,整体构成五边形。如图,即镶黄旗。


这里我们说一下“正”和“整”,“镶”和“厢”的问题。网络上有一些文章,说“整”才是正确的,这里我们要讨论一下。正旗的满语,称为“Gulu gvsa”,满语“Gulu”,是“纯、素”的意思,也就是说,正旗的直译,即“纯色旗”。那么,“正”跟“整”相比,似乎有着“正色”含义的“正”更加符合满语原意。同理,镶旗的满文为“Kubuhe gvsa”,“Kubuhe”,意为“镶边的”,那么“镶”显然要比“厢”形象的多。实际上,“正”和“整”,“镶”和“厢”,在清代的各种文献、公文上,基本上是通用的,所以这个“名分之争”,意义并不大。

好了,我们已经了解了八旗的基本旗色,下面我们来讲八旗的架构。对于八旗的架构、组织,我们分两大类来讲,第一大类是正身组织,第二大类是非正身组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身组织

所谓正身,是旗人内部的一种划分,如果用现代的词汇来解释,正身大概相当于“正规公民”或者“一等公民”。

明白了正身的意义,我们就来讲正身旗人的组织。

正身旗人的组织,由上到下,依次为:旗----参领---佐领---个人。也就是说,一个旗,由数个参领组成,一个参领由数个佐领组成,而佐领则是一定数量人口的集合。

旗(gvsa

旗,又译为“固山”,是八旗制度中,最大的组织。最早的时候,旗是不分民族的,各种民族的人丁,组成了各个旗。但是后来,由于旗的人口愈来越多,需要也有所不同,于是,原先的一个旗,变渐渐分出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在清代,对于这三种旗的统称,称为“三旗”。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同一个颜色的满洲、蒙古、汉军三部分,是独立的,而实际上,旗是唯一的,满洲、蒙古、汉军则是旗的细分。如镶蓝旗旗主,就同时是镶蓝旗满洲、镶蓝旗蒙古、镶蓝旗汉军的共有旗主,可见同旗色之间,虽然有满洲、蒙古、汉军的区分,但是其关系十分密切。正因为这样,清初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旗属时,并不把“民族属性”放在“旗”之前,叫“汉军某旗”,而是先提旗色,称为“某旗汉军”,这点需要我们了解。不过清中叶之后,“汉军某旗”的说法也屡见不鲜。

原本的八旗,分成了满洲、蒙古、汉军三个细分,于是,就有了镶黄旗满洲、镶黄旗蒙古、镶黄旗汉军等24个旗,清代一些资料中提到的“二十四旗”,说的就是这种细分的方法。

参领(jalan

参领,又译“甲喇”,是旗之下的组织,次于旗,是旗下一级的组织。满洲旗、汉军旗,一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这个比例,直到清末都没有变化。

比较有趣的是,满洲参领、汉军参领,在汉语上,均称作“某某旗满洲/汉军第某参领”,但是在满文上,第一参领被称为“Fere jalan”,意即“底甲喇”。而第二、三、四、五参领,分别为“Jebele meiren”、“Jebele dube”、“Dashvwan meiren”、“Dashvwan dube”,即“右翼肩膀”、“右翼末”、“左翼肩膀”、“左翼末”。形象的体现了,各参领在行军的位置。

参领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旗和佐领之间的链接、统和,其本身只是一种编制,我们不做细节讨论。

佐领(niru

佐领,又译“牛录”,是参领之下的组织,也是八旗最基本的组织。最早的时候,是300人丁组成一个佐领,而五个佐领组成一个参领。但是实际上,多少人丁组成佐领,这个人数一直在变化,康熙时期,这个数字曾经是150,后来又曾经是100,等等。从实际上来看,八旗各佐领人丁差距相当大,而最开始“5佐领=1参领”的公式,也早就被打破。清末一个参领中,一般会有十多个佐领,而蒙古、汉军旗中的佐领要少很多。

清代八旗佐领,大体来说共有四种:勋旧、世管、互管、公中。

第一种,勋旧佐领,是女真、蒙古一些部落,整个部落投奔而来的,比如说,哈达部的一个小部,头目为AA带领着这个小部落来投奔,这个小部落的人口被编成一个佐领,而佐领的管理人员,以部落的头目某A家族世袭。

第二种,世管佐领,是某一个姓氏,率领本家族来投奔的。比如说,某个家族,某一个支系多少多少人,前来投奔,这个支系的人口被编为一个佐领,这佐领的管理人员由这个家族的族长支系、或者是世职最高一脉世袭。

这里说一下,有些人分不清勋旧佐领和世管佐领,因为二者都是“带领人口投奔”而来的。其实他们的区别很简单,勋旧佐领管理人员的原始地位,一般都是某个部落的首领,也就是说,勋旧佐领的人口,实际上是一个女真(或蒙古)贵族,带领着他的属下们组成的。而世管佐领,没有这种部落首领和属下人的阶级差距,他们的内部差距,只是族长和族人的差距。

第三种,是互管佐领。互管佐领实际上是世管佐领的一种变体,大家都知道,构成一个牛录,需要一定的人口。清初的定制是300人一牛录,举个例子,现在有A150人,B150人,分开构成牛录的话,无法构成佐领,这时候就把两个姓氏的人组合起来,变成一个佐领。而这个佐领的管理人员,由两个家族轮流出任,也就是由两个家族同时世袭。

最后一种是公中佐领,公中佐领来源很多,最常见的是因为世管佐领的人丁滋生很多,然后将滋生人丁拨出,另立为牛录的,另外一些有的是因为换旗,调换的;有的是因为勋旧、世管、互管佐领世袭的家族绝嗣,或者是世管佐领世袭家族出现内斗等等原因。公中佐领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管理人员,均不世袭,由皇帝直接安排,这是和前三种佐领截然不同的地方。

另外补充的是,还有一种佐领,叫做“优异世管佐领”,它经常被当做一种独立的佐领形式。但是他实际上上应该算作特殊的世管佐领,是由建有极大功绩的功臣统领的世管佐领。介乎勋旧佐领和世管佐领之间。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旗架构

我们已经了解了旗、参领、佐领的各个定义,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八旗架构。

如图,在太祖皇帝的时期,旗的首长是旗主,也就是宗室诸王,当时称呼旗主为固山额真,满文“gvsa i ejen”,意为“旗(的)主人”。如太祖的次子代善,就是正红旗之旗主。旗主直接管理本旗的事务,构成了“旗主(整旗旗主)---数参领---数佐领”的基本格局。当然,实际上清初也有“小旗主”,即领由某旗若干佐领的小王公,被称作“小旗主”。

太宗皇帝即位之后,深知旗主的权力极大。为了削弱旗主的权力,太宗将“固山额真”这个名称和“旗主”这个身份分离,把“固山额真”当成另外一个官职,汉名叫“都统”。这个时候的固山额真,也就是都统,是每旗各自出派的非宗室官职。

在名义上,固山额真要管理全旗所有事务,但是太宗时期的固山额真,实际上还是隶属于旗主的。于是,太宗时期的八旗结构是“旗主---固山额真---数参领---数佐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太宗朝的固山额真,一般都是本旗出任,比如说镶黄旗的固山额真、甲喇额真、牛录额真,都是镶黄旗本旗的人。但是固山额真的人选,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就导致旗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制衡和削弱。

之后,经过世祖朝的各种八旗内部的变化,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由皇帝亲领,构成了“上三旗”。而剩下的五旗,则被称为“下五旗”。

上三旗由皇帝亲领,旗中没有旗主王公,所以上三旗之中,八旗格局也就保持为最简单、最直观的“太宗朝时期形态”。即“固山额真(都统)---参领---佐领”。

另一方面,经过了太宗、世祖两代帝王的努力,不停的削弱旗主王公的旗权,加上对于新皇子的分封,导致从圣祖朝开始,整旗的旗主基本上不复存在,一旗之中,存在着数个“小旗主”王公。以正蓝旗为例,可能正蓝旗的数十个佐领中,十几个佐领属于A亲王,数个佐领属于B亲王,还有另外数个佐领属于C郡王。而此时,旗主王公的地位又十分尴尬,因为他们对于佐领的这种所有权,并不存在于“固山额真(都统)---参领---佐领”这个构架之中,导致佐领的人丁,既属于“固山额真(都统)---参领---佐领”结构,也同时属于“旗主王公---佐领”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复合所属”。

这种佐领的“复合所属”,直接导致上三旗的旗人和下五旗的旗人身份出现细微的不同,也直接导致“抬旗”的产生。这个我们在第二课中,会具体的讨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3: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正身组织

在讲到八旗非正身组织的时候,我们主要讲到的是包衣和旗下家奴这两类。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包衣只隶属于宗室王公,而旗下家奴,则是任何一个旗人家族都会拥有的。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那些满洲大臣们的管家,就都是旗下家奴,而并非包衣。

包衣

包衣,即满文“boo i”,意即“家的”。是服务皇室和宗室王公的人。服务皇室的上三旗包衣,被称为“内府包衣”,而服务宗室王公的包衣,则被称为“府属包衣”。在旗人的分类上,包衣属于“类旗人”,因为包衣是拥有包衣旗籍的,但是他们和正身旗人相比,有一些差距,所以,他们是“类旗人”或者我们称之为“次等旗人”。

包衣的来源有很多,最早的包衣,是入关之前,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些仆役和佣人,还有太祖妾的家族、和皇室人乳母的家族等等。后来,罪众、战俘等等,也纷纷加入包衣。总体来说,包衣和正身旗人,一个是“内”一个是“外”,主要体现的是“家下人丁”的属性。所以,清代管包衣也称为“内八旗”、而正身旗人,则被称为“外八旗”。

提到包衣,很多人都认为包衣是“奴才”,是十分低贱的。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来自后来对“boo i”这词的错误解释。民国一些清史学家,把“boo i”解释为“boo i aha”,即“家中奴才”。但是,“boo i”很有可能,是“boo i niyalma”的简写,即“家的人”。我们举一个例子。镶黄旗包衣完颜家,是清代中后期很有名的一个贵族世家。他家在清初的时候,是正蓝旗的正身旗人,因为家中的女性嫁给了太祖当妾,而全家被“抬进”镶黄旗包衣。这种从正身“抬进”包衣的情况,在入关后极为少见,但也说明,包衣的由来,并不全都是低贱的。

包衣作为“类旗人”的一个理由,是因为包衣有类似于正身旗人的“包衣组织”。包衣本身有“旗”的概念,但是这个“旗”是隶属于本旗满洲都统管辖,下有包衣参领、包衣佐领、管领、分管等组织。其中,包衣的参领、佐领,都和外八旗相同。同样是一个旗下,有五个参领,每个参领下有数个佐领。但是包衣旗下,并没有满洲、蒙古、汉军的分类,而只有满洲佐领、旗鼓佐领的区分。旗鼓佐领,满文即“cigu”,实际上就是包衣里的汉姓人佐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相当于“包衣汉军”,但是他们作为包衣的组织,隶属包衣参领,而最终隶属本旗满洲都统,所以他们和“汉军”是截然不同的。顺便说一下,包衣中,女真后裔占了六成以上,而汉族后裔占了三成多,其余,还有朝鲜族后裔。

管领,满文为Hontoho,意为“一半”。是只有在包衣组织里才有的一种小型建制。如他的词源一样,他的人口数量大致是佐领的一半。而在等级上,管领的等级略同于佐领,而稍低于佐领。包衣佐领虽然是非正身旗人的组织,但是他同样具有旗人的军事性,在遇到战事的时候,包衣佐领下的人丁,是要拿起武器和主人一同作战的。而管领,则是彻底的“后勤人员”。

分管,又名管辖,也是只有在包衣组织力才有的一种小型建制。对于分管的研究,目前缺乏进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分管是包衣佐领中的细分,如某个包衣佐领,下设数个分管,分隶不同的主人。

辛者库,是包衣管领下的一种组织,其名字来源于“Sin jeku jetere aha”,直译为“吃斗米的奴隶”。对于辛者库的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目前比较严谨的解释,认为辛者库是包衣管领下的一个组织,其人丁来源,主要是本旗正身旗人和非正身旗人获罪。在清代的文献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辛者库的影子,如“著打入某王府内辛者库”,就是打入某旗王公领有的包衣管领下的辛者库机构。但是,辛者库究竟是一个成型的组织,还是一个概念上的含义,目前还不甚明了。不过,辛者库人,在包衣组织中,肯定是地位最为卑贱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也是极为下贱,如洗衣房等等,也基本上不会担任什么朝廷的官职。

最后要重申的是,包衣远不是我们在影视中见到的那种奴才阶级。具体包衣的身份地位,我们在第二课中会有具体的讲解。

旗下家奴

旗下家奴,在口语上,我们称之为“阿哈”,即满语“奴才”。旗下家奴,主要来源是战争俘虏、掠夺人丁,投充的人丁,还有获罪的犯人家属。这些来源的主要构成,都是汉人。与服务于王公的包衣不同,旗下家奴服务的对象,是所有旗人。根据清代的记录,一个普通的旗人步兵,都会拥有34个家奴陪伴。而一些世家大族,府中的旗下家奴,可以有数千人之多。

旗下家奴,是彻底的“奴才”,他们没有自己的户口,而是附着于主人的户口之下。他们的待遇,自然也是和包衣有天壤之别。

上面我们清楚了包衣和家奴的区别,这里补充一点,就是由于清代的大多数旗人,都是不拥有包衣的,所以他们在称呼自家的旗下家奴时,经常在口语中,使用“boo i aha”这个词。“boo i aha”他的本意就是“家奴”,使用这个词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boo i aha”有“包衣”的寓意,所以导致清代许多文献上,记载的“包衣”一词,很难区分指代的是“包衣”还是“旗下家奴”。如清代一些法令上提到的“旗人不许与包衣结亲”,实际上,旗人和“包衣”结亲的例子从皇家开始就数不胜数,所以,这个文献上的“包衣”,实际上指的就是“旗下家奴”。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我们在看清代文献和考察清代口述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对“包衣”本意和寓意的区别进行细致的思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饷银 +40 粮食 +20 +20 收起 理由
青年满洲论坛 + 40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6-21 13: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chuo不chuo~
发表于 2011-6-21 14: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支持原创~~~~加个高亮神马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5: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支持原创~~~~加个高亮神马的~
H.Muke 发表于 2011-6-21 14:40



最近想做几套八旗常识和旗俗的专题
发表于 2011-6-21 17: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文章,长知识了,尤其是同一旗色的满洲、汉军、蒙古统一从属于那个旗,以前真不知道。

怪不得清朝时只分旗民,不分满汉。

但是有一点我有不同意见,参领是官职名,所以它的另外一种说法不应是甲喇,而应该是甲喇额真,
同理,佐领的另一说法应该叫牛录额真。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9: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文章,长知识了,尤其是同一旗色的满洲、汉军、蒙古统一从属于那个旗,以前真不知道。

怪不得清朝 ...
月窗斋主人 发表于 2011-6-21 17:56


旗、参领、佐领,其基本意义均是组织。

gvsa:固山(音译)、旗(意译)
jalan:扎兰、甲喇(均音译)、参领(意译)
niru:牛录(音译)、佐领(意译)

而他们同样也是官职。作为官职,则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gvsa ejen:顺治十七年定汉名为都统,雍正元年改满名为固山昂帮。
jalan ejen:天聪八年改称为甲喇章京,顺治八年定汉名为参领。
niru ejen:天聪八年改称为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定汉名为佐领。

所以,参领和佐领,即是jalan、niru这两个组织的汉译,也是jalan ejen、niru ejen这两个官职的汉译。
经常容易混淆的。
发表于 2011-6-21 21: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小橘子~~~小橘子辛苦了~~~
发表于 2011-6-22 0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想做几套八旗常识和旗俗的专题
橘玄雅 发表于 2011-6-21 15:02



    好想法~做吧~我支持乃~~~
发表于 2011-6-22 16: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橘玄雅


    谢谢了,又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11-6-22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喜欢这种普及基本知识类型的讲座。橘子辛苦了!再接再厉,大家伙期待着呢。
发表于 2011-6-23 18: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
发表于 2011-6-24 1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通俗易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3: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诸位~
发表于 2011-6-24 14: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ytao 于 2011-6-24 14:42 编辑

重复了。
发表于 2011-6-24 14: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ytao 于 2011-6-24 14:46 编辑

关于“包衣”的概念,在此做一闭门造车式的推测,请橘子根据史料进行论证。
公元十六世纪末,女真各部仍有着明显的奴隶制特征。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部落首领和贵族将战争中夺得的俘虏及一些无家可归的穷苦人纳入自家门下,当做家奴使用,即“包衣阿哈”(boo i aha)。爱新觉罗家族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家奴数量只会更多。这时的家奴应该以女真人为主,也有少量的蒙、汉及朝鲜人。家奴是主人的私人财产,与主人是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
随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的买卖越做越大,爱新觉罗的“家”变成了皇家,住宅也从赫图阿拉的罕王宫、沈阳的皇宫一路升级至北京的紫禁城。此时,爱新觉罗的“家”与“国”几乎可以划等号了,自然其“家奴”也不再同于普通满洲贵族家庭的家奴,而是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和官方色彩的特殊群体。这些人构成了上三旗的包衣佐领,后来又成立了内务府,成为服务于家(皇家)的正身旗人,与服务于国的八旗将士有了同等的身份、地位。因不再具奴隶的性质,所以名称上也扔掉了“阿哈”,只称“包衣”,而且是无上荣耀的爱新觉罗的“包衣”(家)。在《通谱》等清前期资料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包衣人”的概念。
与此同时,其他满洲贵族家庭的家奴仍然大量存在,而且随着后金/清势力的扩大,更多的汉人战俘被不断补充至这一群体,即旗下家奴。他们的性质仍然是奴隶。
所以觉得,“包衣”和“旗下家奴”均源自“包衣阿哈(家奴)”。只是前者在清早期就摆脱了奴隶的性质和称呼,而只保留了表示与皇家特殊关系的“包衣”。

评分

参与人数 1饷银 +10 粮食 +5 +10 收起 理由
橘玄雅 + 10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包衣”的概念,在此做一闭门造车式的推测,请橘子根据史料进行论证。
公元十六世纪末,女真各部仍有 ...
sytao 发表于 2011-6-24 14:40


哈哈,能想到这点,是相当不错的。
这个讲义是我给别人科普用的,所以对于定制前的东西,讲的很粗略,主要是怕刚刚入门的人,记忆太多东西容易混淆。
的确,在入关之前,包衣和家奴实际上是一个东西——booi aha,那时候是没有区分的。
大约在太宗时期的晚期,诸王的家奴成为制度化,便形成了包衣旗份,而以前的大臣家奴,即成为旗下家奴。
无论是包衣抑或是家奴,都有“家生子”,也有“世代侍奉”的,从这点更说明二者的来源是相同的,只是后来旗主家奴有了包衣的类旗人身份,才渐渐产生大的差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4-28 03:35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