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回娘家!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我家乡有个非常流行的童谣《拉大锯》,说的就是接姑奶奶的习俗。
歌词是:“拉大锯,扯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不穿花鞋怎么去?一笤疙瘩打家去!” 接姑奶奶是我们满族的老礼儿,规矩颇多。家乡的满族以北京八旗移民为文化主流,接姑奶奶的日子为二月二,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 为什么要在“龙抬头”这天接姑奶奶?据说,按老礼儿姑奶奶不许见娘家正月的灯,亦不能住娘家。即便正月初二到娘家拜年,也必须赶在张灯前离开娘家,特别是新婚的姑奶奶。而二月二则是过了正月的第一个双日,于是就把这天定为接姑奶奶的日子。 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要派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去接姑奶奶。姑奶奶则神气活现地挎着红包袱、穿绿衣服、携着儿女回娘家。当然,也有例外,假如婆家有事不允,接的人免不了要垂头丧气,娘家妈则要哭天抹泪。如童谣所说:“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 辽宁、吉林的满族人,比较善于变通,接姑奶奶的日子[size=+0]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十八、二十等双日,只要避开灯节就可以。 接姑奶奶时,没有童谣里“姥家门口唱大戏”的张扬,但必须正规其事。带上礼品到婿家,要向尊亲长辈(一般由奶奶婆婆或婆婆出面)说明来意,客客气气地给姑奶奶“告假”。如蒙允许,再“请示”住几天。婿家规定的天数也是双日,意意思思地表示出双入对的吉祥。经“批准”后,等得猴急的姑奶奶才可以梳妆打扮,整理东西。凡接姑奶奶都兼接外孙子,对姑奶奶的大姑子、小姑子必须谦让再三。实际上,她们因好搬弄是非而绝对不受欢迎,让一让是怕她们挑礼儿。如遇到少不更事的主儿要跟着去,婆婆必出面拦挡谢绝。临行之际,接姑奶奶的人要向婿家的长辈请安,还要对大姑子、小姑子打个招呼,这才可以动身。 姑奶奶无论贵贱,在娘家都有特别的优待,平素爱吃的东西尽量供给。亲友欢聚一堂,恣意笑闹。满族的习俗,姑奶奶在女婿家多谦卑,处处看人眼色行事,只要一回娘家,便身价十倍,在家几日,当几日的家。批评父母,批评兄嫂,横踢马槽,都是很正常的事。“假期”满了,家人备些礼品,把姑奶奶送回婆家。 与接姑奶奶差不多的活动是回娘家。回娘家是汉族的习俗,没什么讲究,一般都选在正月初二这一天。住几天,决定权在媳妇,亦在娘家。姑爷要陪同,地位高的、阔绰的,去了自然受到欢迎;穷酸去了,就不免看些嘴脸,遭些凌辱。若有《红楼梦》刘姥姥的心气,则可厚着脸皮讨口美食,带回些散碎银子。 这一“回”一“接”,性质大不一样。所以,汉族人的穷老女婿,千万不要听妻子蛊惑,她愿回娘家自己回去,不可陪同;满族人家的女婿本无陪同之说,人家来接姑奶奶,你自管让妻子去,愿意住几天就住几天,说了算的日子美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