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6162|回复: 17

滿語有沒有詩詞韻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7 22: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裏對“詩”加個嚴格的定義,不是散文詩那種,而是有固定格式的,比如:每句或者大部分小句必須押韻腳,每句的音節數、重音數或者詞數有固定的規律之類。
目前我所知,漢、英、德、法、拉丁、俄語都有嚴格定義的詩,形式比較接近,都有韻腳和固定音節數模式。而意大利、西班牙語就很少有這種形式。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有詩的也很多。
日語總體來說韻文也典型,但還有俳句這種音節數固定的東西。

還有,歌詞的情況如何?
发表于 2011-2-8 0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sci-Tear 于 2011-2-8 06:46 编辑
這裏對“詩”加個嚴格的定義,不是散文詩那種,而是有固定格式的,比如:每句或者大部分小句必須押韻腳,每 ...
polyhedron 发表于 2011-2-7 22:28


引用“意大利语定义没有那么严格”,我下面具体说说“不严格”是如何不成立的:

1. 用sonata举例吧,韵尾必须是遵从abab dcdc ada bcb等等;
2. 每行有必须是11音节 (undicesimosillabo); 8音节,等等;
3. 对于形容词和名字的顺序,有交叉对仗、平行对仗等等格式;
4. 在每行最后一个音节,还可以引领下句--为跳跃与链接的效果;
5. 更有下一行第一个音节要与上一行最后一个音节一致的要求。
……

其他类型的意大利语诗歌,canzoniere, lirica... 还有各自独特的要求,这里不一一列举了。Pietro Bembo, Petrarca都是引领诗歌的人物,还有以他命名的特定格式,各位满洲朋友喜欢意大利语文化的欢迎来找我共同讨论。

那么我就抛砖引玉吧,盼望我的楼下来这样讲讲并举例子,给我们充充电,谈谈满洲诗歌的典型格式和佳作!!
发表于 2011-2-8 1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ggari 于 2011-2-8 10:22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发表于 2011-2-8 15: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2-8 2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语当然是有诗歌的。清代帝王康熙有避暑山庄图咏,乾隆有盛京赋。可参见赵志忠老师的《清代满语文学史略》。
发表于 2011-2-8 21: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挺多的

《满族_满文诗歌及其格律》
《论满文诗歌韵律》
《满文诗歌_告别盛京_的研究与翻译》
《清宫满文诗歌的韵律》

……

等等很多相关资料
发表于 2011-2-9 05: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跑哪儿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2-9 1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學習著。昨天在外上不了網。
《滿謎》裏面所謂“頭韻”既然只要元音能對上就行,元音又不過那麼幾個,基本可以理解爲巧合。但句子長短比較整齊,節奏感普遍不錯。
中綴和尾綴大多數情況可以理解爲排比,而非語音上的韻。而且這些綴大都是相同的語法性質的綴,而非不同詞彙的押韻。
《清宮滿文詩》那些,尤其四句一換韻的長詩,感覺從韻上更像詩一些,但又感覺句子偏長,節奏感不太好找。
发表于 2011-2-10 17: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polyhedron

北京还有承德留下来的好多宫廷诗其实多数是湿在了内容上,受到汉诗类似对仗和尾韵的规则影响比较大,音韵上并没有什么自己的特色。

《金瓶梅》、《三国演义》之类的译作当中的诗也是如此。


更有特点的是一些原创的比如《尼山萨满传》当中出现的不少诗句,比较原汁原味。
发表于 2011-2-10 1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Pisci-Tear

哇,你会意大利语呀,好厉害
发表于 2011-2-11 08: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elbihe


    引用:“元音又不過那麼幾個,基本可以理解爲巧合。”
“尤其四句一換韻的長詩,感覺從韻上更像詩一些,但又感覺句子偏長,節奏感不太好找。”
回复:满语6个单元音,长、符合不算。意大利语5个(符合不算)。汉语6个(符合不算)。英语普遍单元音最多9个(长元音、复合元音不算)。日语5个。韩语单元音最多7个(复合不算)。法语单元音(鼻音化不算)也就7个左右。蒙语单元音7个。这些语音按照“不過那麼幾個”类推,巧合只多不少。看来世上能“作诗”的,估计就不是正常人想得了。


回复elbihe:

短了不像“詩”,“句子偏長,節奏感不太好找”。elbihe别费劲了,“师傅领进门”吧。

其实我会意大利语等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说很多。不说也不等于不会是吧,呵呵~
你见过有的人会点什么必须马上宣传的么?呵呵,挺好笑的!
发表于 2011-2-11 08: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elbihe


    我想给你发纸条留言都不行。。。555

咋办?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0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olyhedron 于 2011-2-11 09:16 编辑
满语6个单元音,长、符合不算。意大利语5个(符合不算)。汉语6个(符合不算)。英语普遍单元音最多9个(长元音、复合元音不算)。日语5个。韩语单元音最多7个(复合不算)。法语单元音(鼻音化不算)也就7个左右。蒙语单元音7个。这些语音按照“不過那麼幾個”类推,巧合只多不少。看来世上能“作诗” 的,估计就不是正常人想得了。


呵呵,你看看這幾首滿文詩,有多少押-bi,多少押-akv,多少押-ha,多少押-me,還剩了多少?

別忘了,漢語在押韻的時候要看韻尾、看聲調;而英、德在押韻的時候看必須長短音、不同韻尾單算不同韻的;法語的鼻化元音也都單算,有時有韻尾元音,碰上結尾是不發音-e的也要算上前面的音節;拉丁語押韻的時候要後兩個音節,這樣就是一兩個輔音。所以,你不能只用元音來比,全世界語言元音最多20種,最常見的是5-10種(不算長短、複合元音等),而要看押韻的區間(幾個元音、輔音聲調全算上,也要管複合元音、鼻化元音等),看有多少互不能押韻的組合。還要考慮頻率,算一個多樣性的指數(就是各頻率的平方的累加,值爲0到1,越小則多樣性越強。假如只能押-bi和-akv,各一半的情況,其它押韻組合就算理論上可能能有,但實際出現頻率爲0,那指數就是0.5 ^ 2 + 0.5 ^ 2 = 0.5,這個指數其實也就是隨便找兩個句子,能偶爾撞成同一個韻的概率)。

舉例:
德語
        Freude, schöner Götterfunken,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拉丁語

    Ave verum corpus, natum
        de Maria Virgine,
    vere passum, immolatum
        in cruce pro homine,
    cuius latus perforatum
        fluxit aqua et sanguine:
    esto nobis praegustatum
        in mortis examine.

這兩首每句的音節數和輕重律也都是非常規律的。

意大利、西班牙、蒙古語的詩歌我確實沒學過。

附:我發這個帖子其實就是想學學,沒打算來吵架。
发表于 2011-2-11 2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满语主要是压头韵的,
发表于 2011-2-12 15: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认为《满迷》是诗歌,所以也不认同从其得出的任何关于满语诗的结论。下面摘译改写自鄙人的一篇旧文中关于满诗押韵的部分(英文写的超长超烂,就不全翻了)。

满语诗歌押首韵(initial rhymes)、尾韵(ending rhymes)和中韵(middle rhymes)。主要特征确实是押首韵。

满语里的尾韵和其他语种的诗歌尾韵一样,只要行末元音一致,对辅音无要求。比如一首诗里如果几行分别是-bi, -fi, -ci, -ki结尾,就算押韵。

和英语诗里的首韵不同,英诗首韵只要求行首辅音相同,满语诗的首韵很严格,一般要求辅音元音都押韵(目前为止我只发现一个只押辅音首韵特例,请参看下面例子)。首韵是满语诗歌中最普遍的押韵形式。

我认为在满语诗里,中韵的概念和在汉诗、英诗里是一致的。中韵又称“叠韵”,即在一句诗中韵脚重复。中韵是一个特殊的押韵现象,可在一行中实现。尽管叠韵在汉诗中不受重视,但例子很多,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字即是叠韵;“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两个“半江”的重复以及“瑟瑟”;《关雎》里的“关关”、“雎鸠”及“窈窕”等等。最具代表的叠韵当属李清照《声声慢》里的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然中韵在满语诗里并非由元音和谐律自然形成的那种简单元音重复(如onggolo、amala等等),而是诗歌创作者们精心构思的词语安排。

下面举几个例子:
julergi alin de juhe muke lakcarakv,
jurgan be takara nun yasai muke lakcarakv.
(《锡伯族情歌》首韵+尾韵)

alin piyalangdzi de ai ilha fitherakv,
ajige nun tere gala ai ilha be seolerakv.
(同上)

geren usiha gerhen be amcame tucihebi,
gege simbe sabure sinde mini dolo ekxembi.
(同上)

dergi edun deribume dahabi,
deribume yabure siden delhefi sindahabi.
(同上)

ser ser tere edun sinde uce neibuhebi,
emu mudan sabuhangge tunggen cejen neibuhebi.
(《锡伯族情歌》中韵+尾韵)

一个首韵特例:
hvnhai holo de mukei jilgan lakcarakv,
haji agu be sabume niyaman gisun wajirakv.
(《锡伯族情歌》首韵+尾韵,只押辅音首韵)

下面是节选自《敦济纳见闻录》里开篇诗的片段。押很严格的首韵+尾韵。
cicigar hoton i donjina,
cing gurun i niyalma;
cihalan buyen i beyebe sehe,
cihanggai coohai meyen de jihe.

ubu hesesbun be saha,
umainaci ojorakvngge abka;
abkai buhe ubu,
absi ocibe tuttu

amaga banjin be seci,
amcame gvninrengge aibi?
da susu be seci,
dahvme gvnirengge baibi.

julergi baita be sehe,
julun bithe de buhe;
duhen i baita be oci,
muse gaxan de fonji.

ili bira dergici jihe,
ilaci nirui gaxan bihe,
hojigir bulak de seci,
hoxo mudan de gemu xeri.

honahai holoi muke,
honduk usin de singge,
holtome banjire beye,
holoi dorgi de jihe.

se funcehengge giyan akv udu,
sebjeleme bajirengge esi fulu;
seibeni erin be sehe,
serehe akv dulembuhe.

nei arbun be tuwaha,
ne de amaga be saha;
gvnihakv goro bade jihe,
gvnin baita acahakv bihe.

goro seolere be naka,
gvnin i muterengge waka;
goro ebsi gvnifi ainambi,
gvnin i baita be ejembi.

ere ba i arbun,
eiten ici fuwergun;
erdemungge gucusa isame jihe,
eberi erdemu be cendeki sehe.
⋯⋯

《御制河源诗hvwang ho birai sekiyen》全文押首韵+尾韵。大伙自己一看就会明白。我认为这段头两行押中韵:
旧云星宿海  onggolo odon noor omo sehengge,
便即河源是  omo uthai birai sekiyen inu sehebi.
蒙古语鄂敦  odon serengge monggo gisun,
鄂敦星宿谓  oro usiha be odon sembi.
第一行里的元音o连续在多个词中反复出现;第二行里的uthai birai中ai音的重复。

《尼山萨满》里例子:
deyangku deyangku geren niyalma jari donji
deyangku deyangku baldu bayan sini beye
deyangkudeyangkuemkeemken donji bai
deyangku deyangku sini jui be
deyangku deyangku aisin hiyanglu de
deyangku deyangku tebume gajiha
⋯⋯
keranikerani ereci amasi
kerani kerani nimeku yangsan
keranikerani akuobume
kerani kerani banjikini sehe
kerani kerani uyunju se jalgan
kerani kerani ulgun be tolome
kerani kerani uyun juse ujikin
⋯⋯
以上押首韵和中韵(因deyangku deyangku和kerani kerani)。但尾韵极为松散,以满语的标准来看,不算押尾韵。

以上是我对满语押韵情况的一些粗浅认识,可能和某些砖家们说的不一样。这很正常,因为我当年就是不敢苟同砖家们的理论才写那篇文章的。由于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满文诗极少,还无法对格律体裁等方面下结论。我认为格律严格的诗歌取决于文字形成历史的长短。例如十四行诗(指英诗里的)刚出现时后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固定的体裁。但这经历了一个过程。汉诗格律严谨也是得益于历史悠久的汉字。而满文历史较短,未必来得及形成体裁固定格律严谨的诗歌。但有些事情很难说,比如相对年轻满文,在短短的时间内竟被人为的鼓捣出三十六体篆,比汉字还拽。说不准乾隆皇帝也曾御制钦定过满诗格律,只是我们尚未发现而已。无论怎样,当年肯定存在一些满诗创作的规则,不然又怎会出现押韵完美的满诗?

评分

参与人数 1饷银 +12 粮食 +12 +12 收起 理由
H.Muke + 12 + 12 + 12 horonggo!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20: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yanb!
可惜還不能給你加分。
幾首押首韻的詩很有說服力。
但你提的幾個押中韻的例子我覺得還是不夠明顯。

漢語裏面雙聲(聲母相同)和疊韻(韻母相同)我認爲也只能算詞彙範疇,而非詩詞格律,疊字如果在詩裏沒有形成固定規律,也只是修辭手段。“雎鳩”其實不是雙聲了,一個尖音一個團音,也不是連綿詞。
发表于 2011-2-13 02: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sci-Tear 于 2011-2-13 03:01 编辑

谢谢回帖的各位大侠了,满语诗歌原来有这样独特的格律方式。押头韵本来体会不到,听了满洲人讲满语,才领悟一点点。
不一样的语言和不一样的衡量标准审视不了多种语言。等我什么时候把满洲话学得好一些了,我想我更能体会其中的美丽!

(此处省略一万字)~~
发表于 2011-2-13 03: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你提的幾個押中韻的例子我覺得還是不夠明顯。
漢語裏面雙聲(聲母相同)和疊韻(韻母相同)我認爲也只能算詞彙範疇,而非詩詞格律,疊字如果在詩裏沒有形成固定規律,也只是修辭手段。“雎鳩”其實不是雙聲了,一個尖音一個團音,也不是連綿詞。
polyhedron 发表于 2011-2-12 20:52

这几个中韵的例子中除了尼山萨满那段确实都不明显。我举这几个例子只是想指出满语诗里存在中韵的现象。欢迎以后大家见到好的例子来补充。
另外中韵在满语诗和近体汉诗里确实都只是修辞手段而不属于格律。我上面说过,汉诗的格律是后来发展形成的,并且中韵不受重视。但早期的汉诗中存在大量的中韵(双声+叠韵),在《诗经》的几乎每首诗中都可见到。只是后来汉诗格律出现后,反而没有把中韵包括进去。在满语诗里,中韵则更少见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5-1-15 16:3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