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
- 注册时间
- 2011-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积分
- 110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5 1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直到民国时期,所面临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仍然在于对外如何抵制外国势力的侵略与压迫,尤其是他们趁清末民初政局动荡之际试图瓜分蚕食新疆、西藏、东北、蒙古等中国领土的狼子野心;对内,则是完成国家的实质性统一,结束清末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混乱局面。在民国初年沸沸扬扬的联邦制讨论中,无论是主张联邦论者,还是反对联邦论者都把很大的论述篇幅放在在于联邦制是否能解决中国救亡图存、国家统一这一现实宪政命题之上,而在这其中,边疆民族地区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62]其时,英国觊觎西藏、沙俄蚕食新疆、东北则是日俄争夺之地,如何确保中国的边疆安全,是当时联邦制论争的一个重要争议所在,主张联邦制者认为可以通过联邦制实现国家的实质统一、而反对联邦制者则认为这只会激起边疆的民族分离主义,不管其学说主张和政治策略有何不同,其目的均在于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团结、主权独立,实际上也是塑造加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国家认同。
因此,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说的提出以及清室优待条约的签订,在避免武力统一和边疆分离的同时也暂时解决了多民族共和国的理论难题,但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之路,还在路上。同时,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也必然意味着对于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需求给予相应的政治安排,如果我们把宪政视为一种特定背景下的政治安排,那么,对于民族问题的制度设计,也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法或者地方治理的研究范畴,而必须被上升到国家基本宪政制度的高度。
--------------------------------------------------------------------------------
[2] 如王人博:《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卞修全:《近代中国宪政文本的历史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刁振娇:《清末地方议会制度研究——以江苏咨议局为视角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马岭:“君权从哪里开始让步?-----来自《钦定宪法大纲》的启示”,载《法学家》2008年第4期;张千帆:“走向世界的中国宪政——制度与文化的百年进化”,载《北方法学》2008年第4期等。由于篇幅和主题的限制,此处仅就目前法学界清末宪政史的一些研究路径的具体体现略举一二。
[3] “两江总督端方奏请迅将帝国宪法及皇室典范编订颁布以息排满之说折”,载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4]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50页。
[5] 如何柄棣与罗有枝的对清朝性质的论争,见(美)何柄棣:“捍卫汉化:驳伊芙琳?罗斯基之‘再观清代’”,载《清史研究》2000年第1、3期;张勉励:“再现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介绍一篇西方研究清史问题的论文”,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6] Pamela Kyle Crossley,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7] 华夷之辨是儒家传统政治观和民族观的一种代表性学说,如孔子所谓“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内诸夏而外夷狄”,即区分华夏与夷狄;但这种区分并非绝对的,且和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中的种族民族主义还有一定区别,有朦胧的种族意识的强调,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一种区分,如“夷狄入中华则中华之,中华入夷狄则夷狄之”。一般来说,当汉族政权处于弱势或者未能成为统一中国的中央王朝时,往往通过强调华夷之辨来力图确立自己统治的正统性,如东晋与南宋。关于中国政治文化史中的“正统”问题以及历代统治者为论证其统治正统性的不同努力,饶宗颐在《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中有非常出色的分析。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8] 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2页。
[9]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36页。
[10] 另外,如郭成康所指出的,即使在后金起兵揭开了长达25年之久的对明战争之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从来没有萌生过在国家版图之外另辟乾坤的念头,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如何尽快实现入关取代明国以为天下中国之主的宏图伟业,另一方面,明朝也没有把建州女真视为“属国”、“外国”,而是国家边远地区羁縻卫所的长官,而非摒弃于大中国之外,所以那种认为满洲不属于中国的论调无疑是极其荒谬的,详见郭成康:“清朝皇帝的中国观”,载《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11] 《清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雍正十一年四月己卯。
[12] 参见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清中期满洲认同意识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50-16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