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3215|回复: 1

吉林市满族镇非遗展演 9项特色节目吸引两千观众(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满族大秧歌  



  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  



  满族珍珠球  



  欻嘎拉哈

  (记者 鲍燕/报道 赵毅亮/摄)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6月9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6月8日,在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表演了长鼓舞、萨满舞、珍珠球等9个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特色节目,吸引了两千余名观众。不仅有当地的居民,更吸引了来自长春市、吉林市的市民到场观赏。节目让大家叹为观止的同时,更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演出9个文化传承节目博得掌声阵阵

  6月8日上午,在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政府门前的广场四周,聚集了两千余人。9点30分,演出正式开始,演员们穿着民族服装,虽然有的戴着繁重的装饰,但表演起来却精神饱满,引得在场的观众掌声连连。

  6个人身穿20多斤的服装和佩饰,表演萨满舞蹈《乌拉陈汉军旗单鼓舞》。鲜明的节奏,飒爽的舞步,快速扭动胯部的同时,演员身上的饰品会发出悦耳的响声。

  73岁的张中华就是表演者之一,他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会跳三天两夜,有唱有跳,我也经常去外地表演,就是宣传这种非物质文化。”

  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为了迎接今日的“文化遗产日”,乌拉街满族镇准备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

  “乌拉街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是吉林满族文化之源。目前,有3000多件文物被各级博物馆收藏,涉及乌拉街历史文化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国家级的有3项,省级的有18项,市级的有22项,2008被评为了中国历史文明古镇,所以我们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义务和责任。”乌拉街满族镇党委副书记吴艳萍笑着介绍。

  观众俩历史系大学生搭客车来参观

  朝鲜族长鼓舞、吉林面人、欻嘎拉哈、赛威呼、萨满舞、珍珠球、二人转、打牲乌拉秧歌、剪纸等9个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特色节目,让很多观众应接不暇。“萨满舞我是头一次看到,真的挺长见识的。”特意从吉林市赶来的陈阿姨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却从没看过萨满舞蹈。

  而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更吸引来了两名北华大学历史系大四的学生,赵明和王萌。“我们非常喜欢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我们是学习历史的,所以听说这里会有演出,而且汇集了很多文化遗产,我们早晨坐客车从吉林市来,就希望近距离看一看。”赵明笑着说,他是本省人,而王萌是山东人。

  伴着热闹的场面,两个大学生拿着纸笔和相机,看到传承艺人就会拍照留念,然后问东问西,在本子上做好记录。“我从来都没有这么近距离地观看过,今天也学习了很多。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太吸引人了。这一次,也更加深了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第一次现场听东北二人转,王萌既高兴又激动。

  绝艺会说一种特殊语言希望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68岁的韩淑雎和66岁的韩淑琴姐妹俩也来观看这场演出,高兴之余,姐妹俩找到了镇党委副书记吴艳萍。

  “我们会一种语言,不知道可不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语言现在没几个人会了,很快就会失传了。”韩淑雎担心地说。

  韩淑雎和韩淑琴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奔走卖艺,父亲唱大鼓,姐妹俩弹三弦。韩淑琴说,那个时候流行一种语言,叫做“回中语”,是失明的人相互沟通的秘密语言。“失明的人不知道身边都有什么人,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所以他们都用这种语言相互沟通。我父亲也是跟他师傅学的,后来我们经常跟他出去卖艺,有的时候说话不方便,所以慢慢地也学会了。”

  在现场,姐妹俩还向记者用“回中语”说了“你好”、“今天来到这里我很高兴”等语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姐妹俩也希望她们会说的这种特殊语言也能够受到关注。

  名家姚俊卿现场挥毫感谢古镇重视文化遗产

  6月8日的两千名观众中,不仅有附近的居民,更有从长春赶来的保护古镇名家志愿者们。其中更包括了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我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姚俊卿和著名歌唱家崔钦等名家。

  崔钦老师现场演唱了那首大家都熟悉的《老司机》。姚老更是现场挥毫泼墨,写下“乌拉胜境”四个大字,大赞乌拉街满族镇是一个好地方。

  “我这次很荣幸能够被乌拉街满族镇邀请来,同时我也有所学习,看到了很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非物质文化传承节目表演,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责任,我感谢生活在古镇的大家拥有重视文化遗产的情怀,我也会向大家学习,为国家的文化遗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站在台上,姚老笑着说。

  名词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编辑;林春磊)

发表于 2012-8-29 14: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不错不错。
感觉最近这类活动好像越来越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10-5 21:28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