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3686|回复: 2

“富贵村庄”的文化传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1 20: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彦牌坊(资料片)

千年的“富贵村庄”  巴彦,松花江北岸的县城,原称巴彦苏苏。巴彦,满语的意思是“富贵”,苏苏,满语的解释是“村庄”,巴彦苏苏,整体翻译为“富贵的村庄”。这个富贵的村庄,存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千年以前。
  早在周秦之际,巴彦苏苏为隶慎属地。肃慎是满族的前身。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少数民族在这里过着游牧生活。新石器时期,巴彦的王脖子山周边,形成早期人类的生活据点。在巴彦踏查时,我们目睹了新石器时代的王脖子山遗址。在已有的记载中,此为巴彦城市之始。
  在远古时代,巴彦先民尽享舟楫之力,且少受水患之忧。周秦之际,巴彦属肃慎属地,至于辽金达到鼎盛。我们无法想象,先民们舟楫劳顿的原始生活。但是我们可以确定,远古时代“富贵村庄”的富庶生活。
  岁月缓慢地交替着,远古文化运行到金源文化时期。按照专家的说法,金源文化是对先秦以来北方草原文明的总结,也是对汉族农耕文化的系统整合。
  女真名族建立的大金国,在阿城地区历经金代四任国君。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是金文化从向周边输出粗犷的草原文化,到向全中原输出适应中原各个族群、可以施之以全国的完整政治文化的关键时期,见证了金文化从雏形到完整的全过程。正是从我们的身边———包括巴彦地区起始,女真人完成了由建立封闭式的地方政权,到建立全国性封建帝国的转变。
  从学术上说,龙江金源文化的系统挖掘,既回应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相互关系,也是对清代以前,金满文化的溯本清源。但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墓葬,还是文字,见证女真人初次勃兴的文化遗存,保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可以这样说,阿城金上京古城遗址、阿城金上京博物馆等,文化实体虽然架构宏大,但没有相关文化资源作为辅助,则无从彰显金源文化、特别是金上京皇城文化、金城皇室贵族文化的完整性。
  由此说到巴彦县的金源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民间传说的金兀术养兵屯粮的古城遗址,金代的多保真梳妆台遗址,以及铁器货币等文物,彰显了金源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可以说,巴彦的金源文化,填补了阿城金上京皇城文化、金城皇室贵族文化的文化缺失。历史上的巴彦,是金帝国的后花园。
  一门出了四位皇后
  沿着被荒草湮没的古道,我们可以从“巴彦苏苏”走到金上京。这条古道上,绫罗伞盖、或者粗衣布履,走过金代的四代皇后。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是让我们最感兴趣的文化遗存。富江乡的五岳村,《金史》中称为“偎雅”村,是出了五代皇后的地方,如今土城遗址尚存。
  按照历史的说法,巴彦县是黑龙江历史上建制较早的县份,隋唐时期为靺鞨黑水部,辽金时期为“生女真”之地,属上京会宁府东北境。
  按照《金史》的记载,巴彦境内有三个女真部落,分别为泥庞古部、唐括部、术甲部。史籍记载的唐括部,发源地就在“偎雅村”。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富江乡的五岳村腰五营屯屯南500米处的“土城遗址”,就是当年的“偎雅村”。五岳,为偎雅的音转。
  如果这一切属实,那么历史上曾在这里出现过4位金代皇后。一个百余人的小村,出了4位皇后,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们把眼光转向《金史》———据《金史·后妃传》记载:“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偎雅村唐括部人,讳保真;康宗敬禧皇后,唐括氏;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金代在阿城历四代,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出过四位皇后的“土城遗址”,依旧以自己的沧桑与无奈,诉说着历史上的辉煌。
  我们曾登临土城遗址,一睹金代皇后城的风采。土城遗址位于巴彦县城东南约7公里处,这里地处松花江冲击平原,平展的土地一望无际。遗址处有树木蓊郁,土地高出地平线,形成一个土台。土台是由土坝围成的正方形,中心凹陷,四周高出地面十余米,土坝上榆树参天。巴彦县志记载,土坝边长160米,正方形。这些,并不是遗址原有的风貌,而是文革期间修水库造成的形貌。文革期间修建水库,中间取土堆积在四周,形成人为地城池。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土的关系无法存水,水库干涸了,逐渐开成了耕地。当年挖水库时,这里出土了很多文物,都是辽金时期的铁器、陶器。在遗址的正南面,有一处开阔地。传说这里是完颜阿骨打的点将台。完颜阿骨打是多保真的孙子,而多保真正是唐括部出去的第一代皇后。
  据介绍,在唐括部所出的4位皇后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昭肃皇后多保真,多保真被称为“女中丈夫”。多保真的生卒年份约是1021年-1091年。多保真是她的名字,唐括是姓。多保真很会接人待物,她的豪爽大度、孝敬父母声名远播,连远在按出虎水的女真最大部落———完颜部落首领石鲁也有所耳闻。石鲁给儿子乌古乃选媳妇时,就让儿子娶多保真为妻。乌古乃也是一位有心胸气度之人,他们的结合是历史上的最佳姻缘。石鲁死后,乌古乃承袭完颜部酋长的职务,领导整个完颜部。嫁给乌古乃后,多保真与丈夫共创大业。乌古乃每次外出巡视各部落,都与多保真同行,遇到棘手问题,都和多保真商量后才处理。
  乌古乃54岁时病逝,留下了9个儿子,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又棘手的产业、9个儿子中,有5个是多保真所生。这5个儿子在多保真的调教下,都成为生女真族卓越超群的栋梁之才。乌古乃去世后,多保真辅助二儿子完颜劾里钵,平定叛乱,巩固完颜部落的统治地位。《金史》记载,“劾里钵兄弟凡用兵,皆禀于后(多保真)而后行,胜负皆有惩劝”。多保真的心胸见识,被完颜部落公认为“有丈夫之度”。
  多保真做了皇后,开始照顾娘家人。据《金史·后妃传》记载,除了多保真之外,金代还有三个皇后来自偎雅村,她们的丈夫分别是多保真的三个孙子———劾里钵的长子完颜乌雅束、劾里钵的二子完颜阿骨打、劾里钵的四子完颜吴乞买。劾里钵的这3个儿子,都是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有皇帝的名份,所以算上多保真,这个巴彦县的小村,一共出了4位皇后。按照人口的概率来解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并且,多保真的三个孙媳妇,都是多保真从娘家近支中选择的,三位姑娘都是元配,病逝后,分别追谥皇后。三个“唐括氏”皇后,给今天的小村留下了无限荣光。
  苏城文化 不可多得的近代文明
  时光推进了800多年,以金代文化文明的巴彦苏苏,迎来了又一次的文化肇兴。
  整个清朝中前期,清政府对“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吉黑地区长期没有民官设置,而是按照八旗旧制,设置“将军府”,以“军镇”对广大区域实行粗放的行政管辖。因此一直到“同光时期”,整个吉黑地区仍然维持了较少的人口规模。后人对于吉黑地区文化的认识,多以“蛮荒之地”加以概述。此番论断的推出,实际上是对历史的过分轻薄,忽略了。事实上,清中叶乾隆年间,清王朝就已经加强了对吉黑地区的管辖力度的史事。当年清政府组织“京旗回迁”,采取保留原有“聚落结构”,整体性迁移的做法,无损耗地向吉黑地区直接输入“清代皇城文化”,在山东河北民众“闯关东”之前,完成了“封建王朝内部人口迁移”;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提升了对吉黑地区关注度,通过改良将军管辖制度,设置民官,切实改变了吉黑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而巴彦“苏城文化”正好可以溯本清源,完整展现这段历史。
  巴彦苏苏原名中兴镇,又称苏城。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 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请于巴彦苏苏地方置呼兰厅,并设呼兰理事同知、巡检各1人,12月30日正式核准,是为巴彦城建治之始。理事同知初驻呼兰,与城守尉共同管理呼兰、巴彦一带的赋课刑名及旗民交涉事务。呼兰厅辖今绥化、木兰、庆安、巴彦4县和呼兰区北部。同治三年(1864年十月二十四日,呼兰厅理事同知衙署在中兴镇建成,地址在正大街。当日,呼兰厅理事同知从呼兰移迁新衙署办公。
  从同治三年(1864年)开始,呼兰厅理事同知文祺征用民夫,用两年时间,修建方圆19华里的方形城池。叠土为墙,高1.5至2.1米,周围设炮台12座,建有古式城门7座,按阴阳八卦布局。东门为得胜门,东南门为兴仁门,西门为阜财门,西南门为德化门,南门为明覆门,北门为文治门,西北门为后载门。城外掘土为壕,深、宽各2.1米。城内呈井字形街道。
  清政府批准设呼兰厅,治巴彦苏苏与呼兰城,这是吉黑地区由“军治”转向“民治”的起点,也是吉黑地区设立民官之始。正因为巴彦是作为呼兰地区民官之始,文祺以城门命名,彰显了对这一地区的“施政纲领”和“管理理念”。
  前门“得胜”,后门“后载”,在伪满时期,后改名为“大东门”“大西门”。其余五门以儒家传统思想作为依托,昭示天下,详细地论述了清政府对于吉黑地区的管理理念。“明覆”,强调要以史为戒,倾听民意;“兴仁”“德化”意在突出后世官员在执政中,要以仁德之心,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思想,教化百姓;“阜财”,要求官员要以提升百姓生活为终结目标,做到以民为本;最终实现“文治”。
  在巴彦县有两座牌坊。古牌坊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巴彦苏苏商佃人等为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署将军齐齐哈尔副都统增祺所建的德政坊。牌坊系木结构无斗拱、圆顶飞檐建筑,底部八块莲花扁方石合抱四根方形木柱,石外各有两道铁箍稳固。牌坊檐顶龙首相顾,飞檐斜翅,每个檐角各系一铁制风铃,微风吹拂,叮咚作响。两牌坊各有黑底红字正匾与配匾。东牌坊正匾“德培中兴”、“德塞千古”,配匾“恩周赤子”、“惠及苍生”;西牌坊正匾“棠爱常留”、“樾荫永庇”,配匾“泽流恩布”、“德洽惠周”。
  正因为儒家传统治国思想贯穿巴彦古城兴建、发展以致实现现代化嬗变,成为现代城市的全过程。苏城文化的百脉文脉能薪火相传,巴彦能涌现出一大批叱咤龙江政坛,享誉中国文坛的优秀人才,苏城文化厚重的文化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因素。
  基于对苏城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心怀敬畏,巴彦提出,要深度挖掘苏城文化,夯实苏城文化的基本内容。深度挖掘苏城文化对传统儒家的现代传承,增建改造一批与古城建筑风格相匹配的城市现代景观,打造历史景观大道,新建历史展示馆,重塑古城形象,修复原始风貌,重塑巴彦“百年苏城,千年文脉”的塞北古城文化。
  作为哈尔滨的卫星城,巴彦县悠久的文脉,正在新时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加入

x
发表于 2012-11-25 07: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8: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塔腊.玉伟 发表于 2012-11-25 07: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4-18 22:39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